第四章、《天工开物》!(3/5)
秧环节现在都机械化了。又说旱稻食水三斗,晚稻食水五斗,失水即枯。这些技术数据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是育秧、插秧和灌溉的理论基础。
《天工开物》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反映西学,如「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中华小焊用白铜末,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历岁之久终不可坚。故大炮西番有锻成者,中国惟恃冶铸也。」
《天工开物》中的「物种发展变异理论」比德国卡佛.沃尔佛的「种源说」早一百多年,「动物杂交培育良种」比法国比尔慈比斯雅的理论早两百多年,挖煤中的瓦斯排空、巷道支扶及化学变化等,也都比当时国外的科学先进许多。尤其「骨灰蘸秧根」、「种性随水土而分」等研究成果,更是农业史上的重大突破。
这样一部对中国工农业具有指导性和总结性的里程碑大作,从江来的嘴里说出来就是一幅「我修复它是因为我看重它」的嚣张模样------
“不行。”玲珑出声拒绝。“我不能让你修《天工开物》。”
“为什么?”
“因为它太过珍贵,而我又不知道你的实际修复水准到底如何。”
“那你想怎么样?”
“证明给我看。”玲珑说道。“证明你有修复《天工开物》的实力。”
江来想了想,便点头同意了。
《天工开物》这样的宋应星自刻本,是珍贵而罕见的。江来没有浏览过藏书室书单,但是想来以这本书具备的经济和学术价值,称之为碧海大学图书馆的镇馆之宝都不过份。
对于这样一本重要的书籍,玲珑不愿意让自己这样一个初来乍到不知道深浅的家伙上手也是理所应当的。
倘若随意就让人去尝试修复,那反而是对文物善本的不负责任。
“怎么证明?”江来问道。
玲珑眼神狡黠,嘴角浮现一抹淡淡的笑意,说道:“接受考验。”
正在这时,修复室的玻璃门被人推开,一群年轻的学生抱着书本走了进来。
“玲珑老师,我们来了。”
“玲珑姐,吃早餐了没有?我给你带了咖啡,放在休息室了。”
“哇,这位帅哥是谁啊?不会是玲珑姐姐的男朋友吧?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