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秦家南窑(2/5)
小门扬长而去。
秦家坐落在昌南城的中央地段,出了门没走多久便是贯穿南北的昌江,昌江两岸也是昌南城最繁华的街道。
古代没有自来水,人们要解决用水问题就必须要有水源,所以大多城池依山傍水而建。依仗秦淮河有名的金陵府如此,依靠钱塘江发展的余杭也如此,昌南城自然不例外。
夏日的江边雾气很大,也让任宁格外清醒。
昌江两侧多是两三层的小楼,也有四五层的豪华建筑,这种木质的建筑不能太高,自然不能跟现代的高楼大厦相比,即便如此还是给任宁一种震撼感。
从历史课本上他知道唐代繁华,而炎朝的昌南城更显的有些浮夸,若真是金陵、洛阳这种帝都还不知又是什么情况。
昌南城的市跟坊独立分开,昌江两岸就是最繁华的市,百姓居住的坊位于昌江东西两侧。
任宁通过观察也发现了这个特点,两岸除了酒楼便是商铺,当然还有青楼。
青楼在炎朝非常盛行,甚至成了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就把女子带到军营供士兵“享用”,从此便开创了妓女的先河。
后来各个朝代争先效仿,不但有了军妓的诞生,也开始有了专供官员把玩的官妓,民间也开始出现盈利性质的青楼。
士兵、官员公然嫖妓的行为有辱国家形象,到了炎朝便取消了军妓跟官妓,这也使得青楼有了空前的发展。
当然青楼中的妓女不完全是卖身的娼妓也有靠才艺为生的歌妓,那些文人墨客恰恰对这些歌妓情有独钟,甚至不惜重金博得美人一笑。
歌妓一旦出名后价钱将会大涨,受不住金钱诱惑的也开始选择卖身,能够守身如玉没有几个,就算真的守身如玉进了这种风月之地也会被看成不干净的女子。
自古红颜多薄命,这是妓女的真实写照,大半妓女是靠卖身,等到年老色衰无人问津也就没了经济来源,多半会被老鸨赶走,有些积蓄的还能生存,饿死街头的比比皆是。
有些才艺的多半也没什么名气,最后只能走上卖身的道路。
极少数的成了花魁博得文人墨客的青睐,也不过是红火几年。
当然也有些被达官贵人相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