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汤府(3/4)
安排,其余部队当初则是就地打散,安插在了其他大军内。我也没有想到,事隔多年,这些人竟然还如此厉害,连金人都……。”
汤思退默默的点了点头,长叹一口气道:“难怪前两年北伐之时,圣上如此看重临安禁军,可惜啊,当年的背嵬军,如今却成了声名狼藉的禁军,也难怪圣上如今对这一烂摊子不闻不问了。”
“这些事情都是当年董相董德元的主意,虽然如今董相已经去世,但临安禁军绝大部分依然还是由背嵬军构成,儿子也是任兵部尚书之后,才知晓这些细节的。所以在对厮役一事儿上,自然是知会王之望以当年的背嵬军为主,希望能够彻底彻底把他们的影响消弭于无形当中。”汤硕看着闭目养神的父亲说道。
当年他父亲与董德元都乃是秦相秦桧的心腹重臣,秦桧病重之时,更是把董德元跟汤思退叫到跟前嘱托后事,而且每人还给了黄金千两。
最后汤思退则是以一句“滤其经我期其死,不敢接受”为自己避了嫌,从而再获当初圣上赵构的信任,两年后在权知枢密院的同时,被赵构升任为尚书右仆射。
只是后来太上皇赵构禅位,让位于当今圣上赵昚,随着当今圣上为岳飞平反,以及坚决启用主战派朝廷官员张浚等人,力图北伐收复失地。
加上陈俊卿的弹劾,汤思退便被罢官贬到了永州,而后在北伐失败之后,圣上又不得不迫于内外压力,把汤思退召回来,重新任命为朝廷右相。
如今,当初的御史陈俊卿已经被他排挤到了福州任知府、兼福建路安抚使,而这也表明圣上显然北伐之心未泯。
在对待陈俊卿一事儿上,并没有像对待叶衡那般绝情,显然还是留有了余地,也或许是因为当初弹劾汤思退有功,所以念在这份功劳上,并没有任由汤思退随意处置陈俊卿。
“明日告诫完颜胡沙跟独吉思忠二人,这些日子不要再找燕府的麻烦了,经过今日一事儿,加上宫里有人给燕鸿渊指点迷津,想必燕家也该知道轻重缓急了。但毕竟是上国使臣,也不能怠慢了,要不是与他们前些年积攒了一些交情,谈和之事儿哪有这么容易!你也不适合与他们两人走的太近了,今日朝会上你也看到了,左相王淮、还有那刑部尚书梁克家、户部尚书周必大,如今因为陈俊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