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监视(2/5)
在于,为什么明明自己跟朱信厚的沟通一致不错,但是后来了解了那么多之后,朱信厚却迟迟没有下手买保险,拖来拖去,最后他自己真的死于非命了,却一毛钱的保险赔偿都不可能拿到。
夏青和纪渊和邓飞光聊过之后,的确也没有办法因为之前他的那些所作所为去追究他什么责任,只能提醒他,或者说警告他不要试图耍小聪明,打擦边球,邓飞光只是笑嘻嘻,油腔滑调的应和着,非常的没有诚意。
除了这种无奈的局面让夏青觉得有些不舒服和不甘心之外,其他倒是还算是收获不小,可以说是虽然有一失,但也有一得。
“这个邓飞光啊,一点也不知道收敛,是非观根本就没有,这样下去,就算是这一次侥幸的让咱们抓不到他的小辫子,以后早晚也还是要出事的。”离开之后,在返回的路上,夏青对纪渊感慨。
“那就不是我们现在能过问和干涉的事情了。”纪渊也有同感,但他的反应比夏青淡定很多,“这个社会上,有可能以身试法的人其实有很多,但是在他们真的那么做了之前,我们不可能一一提前发现,就算是偶然发现了,也不可能在对方没有出格之前就浪费人力物力精力去重点关注,盯着对方。”
夏青明白纪渊说的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不光是他们刑警这边,其他警种也都面对着同样的问题,别说是那些还没有发生的“可能性”,或者是邓飞光这种没有造成既成事实,也抓不到实质证据的情况,就算是一些实实在在发生的具体案件,也同样避免不了纪渊说的那种无奈。
都不要说一条人命那种大事了,这家丢了电动车,那家丢了一部手机,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经济损失,对于承受这些损失的个人而言,无疑是令人焦急又气愤的,希望能够尽快追回损失,但是对于民警而言,却难以做到。
在这样一个警民比例只有千分之十二的局面下,平均到人头上,不分警种,一个警察几乎要面对着一千名群众的诉求,哪怕这一千个人里面有十个人同时出现不同的状况需要警察处理,工作量也已经相当大了,更不要说几乎没有哪个案子是一个警察单枪匹马就可以解决的,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团队的协作,还有各不同部门的配合,这样一来,就等于平均一队人需要面对几百人的求助。
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