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4章 绝对的坦克优势(2/3)
美国人于70年代初率先发明的设备,到了本条时间线里直接成了“苏联创造”。
在60年代中期就担任了防长一职的马拉申科,上任后首推的
有了勋宗在背后的鼎力支持,马拉申科的军工科研计划得以一路大开绿灯、畅通无阻,集结了苏联各大军事院所与设计局最顶尖的科研力量进行资源倾斜、攻关克难。
苏联的电子工业确实存在一些短板和科技树点歪了的情况,不过在马拉申科的大力推动和扶正下,这一情况自打其上任防长之后就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诸如军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热成像技术,都是马拉申科在上任之初就开始下大力气推动的项目。
当然,结果也是好的,在未来世界本身就被时间证明为路线正确的发展道路自然不会有错。
像苏联这样的国家,一旦集举国之力去做某件事,其效率和成果都堪称是惊人的,诞生于70年代初的t-70主战坦克便是最好的证明代表。
在这款毋庸置疑是全球最强的新锐主战坦克上,与
使得正式交付部队列装的t-70a主战坦克,具备了完全的自动装填射表能力,从炮手引导激光测距仪向敌军目标测距并完成主炮俯仰的基本瞄准,可全程交由综合火控计算机代管操作,炮手只需进行最后一步的精确瞄准进行微调即可。
此项新技术的上车应用,使得t-70a主战坦克的打击时敏性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
搭配上改进型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发射新型长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最大穿甲深度突破500毫米大关,使得t-70a对当下的北约一众主战坦克具备了无可争议的压倒性火力优势。
尽管夜间可视作战距离受限于热成像清晰度的问题依然有限,但相比起上一代一开红外大灯就是“夜空中最亮的崽”这种近乎于自杀式的夜视设备,热成像仪带来的实质性战力提升依然可称巨大。
更为重要的是,热成像仪不止能在夜间能作为夜视设备使用,在白天也可作为增强型索敌设备来使用,并无昼夜使用限制,极大幅度地提升了t-70a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和对复杂战场环境的适应能力。
再结合苏联人本就引以为傲的防护设计与动力系统,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