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该有的都有了(3/5)
像文字。
商朝,甲骨文开始出现,能被翻译出来的文字约有一千多个。
周朝,金文开始使用,所谓金文,实际上就是熔铸在金属器皿上的文字,比甲骨文要成熟一些,可翻译的文字也更多。
秦朝多用篆字,汉朝盛行隶书,唐朝常用楷书和行书,宋朝则是宋体和仿宋体,自宋朝之后,文字基本上就没有很大的改动了,最后一次大的改动是建国之后的改繁体为简体,这样的改动只在大陆地区,而台岛仍然使用之前的繁体字。
现代有很多古文字学家,以郭沫若和季羡林为代表的一干学者出版了很多关于文字演变的书籍,这些书籍极具参考价值,一个文字,按照历史年代的不同,会有多种字体的备注参照,吴中元看的就是这类内容。
有句俗话叫老子英雄儿好汉,有个有本事的爹当靠山,儿子成功自然更容易一些,推敲文字也是这样,有了这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为参照,逐一对照吴追写下的文字,竟然也有些许收获。
整体来说,远古文字与甲骨文还是有一定相似度的,只是这种相似度并不是很高,费了大量工夫,最终能大致认定的文字不过二十几个,还不敢确定这二十几个文字就一定是对的。
即便是这样,吴中元还是非常高兴,因为可以大致认定的这三十几个文字里,有两个文字是连在一起的,而且是他没有写给王欣然和赵颖的那九个字里的两个,这两个文字是“雒水”
雒水即是后世所说的洛水,是个河流的名字,发源于陕西,主要流经河南,别看河南现在的经济不很发达,却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所谓的中原地区,指的就是以河南为中心的大片区域,这也是远古时期各部落最为集中的区域。
开学一个周了,赵颖和王欣然除了上课和吃饭时会和吴中元坐在一起,平常时候也看不到吴中元的影子,她们不知道吴中元在做什么,同样,吴中元也不知道她们在忙什么。
经历了高考的巨大压力,一旦考上了大学,大部分学生会有释压反弹,具体表现在放松的玩耍,放肆的谈恋爱,很多时候只是为了玩儿而玩儿,为了谈恋爱而谈恋爱,好像不这么干,就吃了天大的亏一样。
起初吴中元是一干同学羡慕嫉妒恨的对象儿,但后来,同学们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