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京城烤鸭店(2/5)
大乱,简直就像炸弹爆炸一样,这帮小子被“小百子”的一把弹弓,撵得四散奔逃,尖叫一片。那场面,简直堪比战场上躲机枪扫射的溃兵模样,到处都是“哎哟、哎哟”的摔倒声,和无可奈何的辱骂声。
数十米之内,只要是“小百子”视力所限,就连躲在树丛里,都能给人蹦出来。其中的恐惧和惶然啊,恐怕只有满头的大包和辛酸的眼泪才能真实地概括了。
到此为止,形式陡然逆转,这帮小子的突袭全然成了一场失败的闹剧。他们活猴儿一样狼狈逃窜的样子,也成了今天让洪衍武一行人大笑不止、事后还谈论良久的最大笑料。
此后,犹如拨开乌云见太阳,整个一下午便再无什么意外出现。到了下午五点,游览完“植物园”之后,疲惫不堪的洪衍武一行人也终于踏上了归途。
回去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不用挤公共汽车了,因为有宋国甫那局长的爸爸的专车可以蹭。
司机班为满足领导用车需求,为宋局长一共配备了两位司机,这样可以互相倒班,随叫随到。今天开车来的这位司机三十来岁,姓孟,洪衍武他们在宋国甫的介绍下,都各自叫了一声“孟师傅”,就挨个钻上了京城粮食局局长大人的淡蓝色“伏尔加”轿车。
要说这年头,可就显出用汽车代步的优越性来了。
因那时候京城的汽车不像今天这么多,甚至可以说少得可怜。所以回去一路上都畅通无比,汽车开起来,速度那叫一个快啊,跟坐飞机似的!也就一个钟头,就从香山到达了玄(武)区。
而且当时普通人坐这玩意儿的机会也不多,除了洪衍武、宋国甫和方婷,其他人还是第一次乘坐高级轿车,不免都有一种受宠若惊之感。要说起来,那滋味可比今天坐“大奔”、“宾利”要爽多了。
至于谁要觉着不算司机的七个人,都挤在一辆“伏尔加”里有些不靠谱,那恐怕就是一种孤陋寡闻了。
因为且不说当年的汽车不讲究节能减排,车舱内空间通常较大,而且“伏尔加”在国际上一直享有盛誉,比利时人称其为“车轮上的坦克”,英国人则称其为“能负重的马”,马力可是相当强劲。
再说往车里塞人这事儿,只要看看《手机》这部电影,从一辆“大众”里居然能钻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