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招考(3/5)
会试,不需要再考选举人。
这毫无疑问是好消息,秀才和举人到进士,秀才易考,进士其次,最难的就是举人。
而且考中一次举人,可以参加一次会试,如果一次会试不中,下次还得再考举人,相当的折磨人的心志和精力。
这也是朝廷在武宗之后给的限制,否则天下秀才举人越来越多,获得的优免田亩和身丁免役也越来越多,这当然对朝廷的财赋不利。
另外朝廷不限制的话,参加会试的举人越来越多,朝廷取士虽多,却也渐渐承受不起了。
秀才身份为吏,积劳可以保举参加会试,这也是条路子,不过时间最少十年,这是硬性规定,同时要经过知县和县丞,县尉和县学官四主官的举荐,这个名额得来也非易事,朝廷也是怕地方勾结,推荐的都是地方大族出身的秀才,多几层掣肘总是好的。
至于宗室之中为吏,侯爵以上就有推荐名额,每次会试可推荐一个名额,不受十年之期的限制,三年就可以了。
这也是朝廷对宗室的一种优待,否则宗室用人,很难招揽到真正得力的人才到宗室府邸为官为吏。
“傅谦,傅牧之。”傅谦起劲的观看时,旁边的人讽刺道:“看来你是动心了,去吧,你是大才名家,侯府一定会要你,还会重用你,最重要的机宜文字,非你莫属……”
“听说要考核的,侯府可不会什么人都要。”
“秀才身份也没有,去自取其辱吗?”
傅谦听的怒气满盈,不由得抗声道:“未必在下就考不中,诸位也不必拿语言相激,到时候考场见罢!”
众人都轰笑起来,傅谦的经义底子没打牢固,想从诸多秀才应考者中杀出一条血路,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
陈道坚蹑手蹑脚的走到祖母房间,看了一眼。
祖母气息匀称,呼吸平稳,这叫他放下了些许担心。
昏黄的油灯下是摊开的经义典籍,他已经倒背如流。一旁是小楷写的文章,字迹华美圆润,浑然天成,间架成熟而自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是毛笔书法也基本上要大成了。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人,自六岁开蒙读书,已经俨然是饱学之士,可是父母早亡,又无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