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一章 架构(3/4)
是一个高低等级,何其怪哉?读书的看不起种地的,种地的看不起工匠,商贾更是被人鄙视。除此四民之外,还有各种贱籍下等之民,更是被所有人歧视。这是不好的,这是不对的。林某便出身商贾之家,林某自认为聪明才智不逊于他人,就算超不过,也起码能平起平坐。林某应该也算是个贤能之人吧?这说明什么?说明不分贵贱高低等级,都是能出贤能之人的。英雄莫问出身高低,唯才是举,唯才是用,这才是道理。本相所言的共治之意不仅是士林官场,文武官员,更要包括我大周各个阶层之民,这才叫共治。比如,要制定关乎商务之策,显然商贾出身之人要比没有涉猎商贾之事的人要懂得多。他们给出的意见显然更专业更靠谱。要制定农业之策,总不能没种过地的人闭门造车不懂天时农事来做吧?这便是术业有专攻之理。我所要说的共治,便是将天下各行各业的贤能之人聚集起来,共商共量,共管共制,形成的政令必然要好过一个人的突发奇想和肆意而为。”
会场之中雅雀无声,无论是之前带着积极的心态,还是带着抵触的情绪的官员,此刻他们不得不承认,林觉为他们在眼前打开了一个新的画卷。按照林觉的描述,这是一个相当完美且公平的治国理念。不过之前的大周虽然也是以宰执枢密三司等各机构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却也并非完全是皇上一人独裁。林相这种治国之法的具体实施上恐怕会有很多的问题,但不知林相对此可有进一步的阐述来说服自己。不过,到此刻为止,林觉已经成功的吸引了众官员的兴趣,让他们对‘虚君共治’之法生出了更多希望了解和探究的兴趣,而非一开始的那般抵制担心和被强迫的不满了。
“我想,诸位大人此刻心里现在肯定都是一团迷雾,不知道这种共管共治之法如何实行,是否有效。本相将我的一些想法跟诸位分享,供诸位参考。本相的设想是设立内阁,内阁为总领朝廷政务机构,下设各衙分管具体事务。内阁设立首席大臣一名总领事务,其余为内阁辅臣分管各项事务。首席大臣和辅臣之责是处置日常政务,制定国策政令,下属各衙则为执行机构。政令下达,各衙联动,协作执行,贯通全大周各州府。”
林觉此言一出,会场之中顿时嗡然,有人发出了恍然之声,有人紧皱眉头流露出不满的表情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