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沤肥的方法,提升的亩产(2/4)
果然很听衷的话,都说要按照衷说的做。
一来,里正权利很大,威望很盛。
二来,沤肥不是很麻烦,却能提升三成到五成的亩产,村民愿意做。
家家户户都开始忙活起来。
转眼粟苗长大了,看着粟苗的长势,就知道比往年好。
村民都称赞衷有办法。
这个世界的夏天没有那么炎热,空气很好,天空很透亮,总是能看到麻子脸一样的星空。
林庸也渐渐适应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如果不是传来的很多消息不好的话。
比如,秦始皇身体似乎不怎么好,比如,秦始皇又召集来了楚地的二十万民夫,修建阿房宫……
夏天刚过,粟米都成熟了。
到了收割的季节。
看着沉淀淀的穗子,村民面上都是笑容。
各种各样的税交起来,大约一亩地要缴纳一石半的粟米。
如果亩产真的能提高,那剩下的就不是一石半了,而是两石半,甚至三石,那村民一亩地就能收获二百五十斤,甚至三百斤粮食。
足够养活一个人了。
家里要是有三亩地,足够养活一个三口之家。
而像衷这样拥有爵位,拥有一百亩土地的人,可以获得几千斤的粮食,绝对可以过个丰年,甚至可能天天吃上肉了。
到了收割的日子了。
衷先是带领村民在地头祭祀了神农,然后念了一通祷词。
在那些大的世家,有专门做这样事情的巫祝。
但是,在靠山村这个小村子,只能里正代劳了。
祭祀完了,念完了祷词,衷说话了,“开始收割吧。”
村民都拿着镰刀,走向了自己的地。
收割也就是这两三日的功夫,要收割,脱粒,还要晾晒,然后收入仓库。
林庸的《大力种田诀》不是白练的,只不过花费了一个上午就收割完了。
还用净谷器,把粟米都处理好了。
放入了厅房,准备纳税。
村民收割的时候都喜气洋洋的,因为,他们发现了,今年的收成的确比往年好。
…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