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 大结局(4/6)
国土成为了奥斯曼新领地;沙俄也往西扩张,瑞典和波兰的部分领土成为了沙俄的版图。其他大名藩属国也都捞有好处,只是多少问题。
除了战争初期,大名藩属队有过乱来之后,基本上都是比较和谐。这个时候,欧洲的百姓才认识到,原来明军将士根本就不是魔鬼,哪有无恶不作?
甚至他们的到来,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日子反而更好过了。贵族的庄园,土地什么的,都被限制。甚至明军的到来,使得他们有了免费读书的机会。
大明的礼仪文化,那是何等的源远流长;大明的诗词歌赋,是那么地有魅力!
唐诗宋词,元曲明,真得是各有风骚!
于是,欧洲这边的文化人,都开始学东方,文艺复兴到了这里,拐了个大弯,纷纷以创作诗词歌赋,戏曲为荣。
当然了,这些都离不开大明对欧洲的影响力。
欧洲各国的人,包括葡萄牙在内,如果想去大明的话,必须要由大明驻守各地的武官同意才行。而可以去大明的标准就是,大明觉得你有用,才让你去。要不然,根本就没有机会去。
因为人种的不同,不管是谁,如果偷偷去了,地方衙役随便一查,就能查出来的。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占领整个欧洲之后,崇祯皇帝带着卢象升、孙传庭和洪承畴,以及郑芝龙等一批老人游山玩水,把欧洲的风光看了一遍,最终于崇祯四十一年坐火车回京师。
和崇祯皇帝一起回去的,还有随驾出征的功勋将士。这次的出征,除了水土不服病死了几个之外,全部都载誉而归。
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以及郑芝龙等老一代的人,纷纷开始写自传,据说中兴功臣的这些自传书,由很多人等着看。
大明不可思议地从最危急时刻实现了中兴,这中间的种种一切,如果不是当事人,真得是非常难以置信的。
而崇祯皇帝也开始写书,不过他并没有写自传,而是把他大脑中所有后世的知识,都开始整理出来,并且还给未来的大明写规划路线,严旨执行,成为祖制的那种。
政治上,他还保持着大明的基本格局,也就是外廷由内阁,内廷由司礼监,其中内阁和司礼监互相制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