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磨刀(1/3)
崇祯皇帝对明末的吏治虽然已经有一个心理预期,可他没想到,竟然到了如此地步。这个大明朝,还能有救么?
事实上,在一开始的时候,厂卫也确实有对这样的舞弊行为进行弹劾。可他们的目的,却不是真得为了纠正风气,严惩罪恶,而是想要参与分一杯羹而已。
对此,崇祯皇帝才不信,鬼才会把所有银子都拿出来。不过不管如何,有银子拿出来就可以了。
这里其实原本是有一个顾虑地,之前的不法所得,要是都拿出来,数目大了,岂不是说以前不法之事很严重?数目少了,回头皇上知道了,又再追究怎么办?
事实上,他就只听见了卖官这个事情而已。
“有这个认识就好,起来说话吧!”崇祯皇帝的手一摆,淡淡地说道。
这么想着,他便又对王承恩说道:“曹大伴是朕在潜邸之时的老人,是朕的心腹之人。虽然他对不起朕,但朕还是想给他一个机会。你派人去告诉他,就让他按照你之例来,朕就既往不咎了!”
然而,在这明末,清官实在是太少了。只要当官的,就一定能通过当官的这个权力,直接间接,主动被动地获得好处。而这,也恰恰是所有人都想当官的最大原因。
礼部郎中路迈,只因为和大学士周廷儒的弟弟周正仪是儿女亲家,依仗这个关系,竟订出“七千求词林(翰林官)、五千求科(给事中)、三千求道(监察御史)”的价格,公开受贿,代人走门路求官。
不过,崇祯皇帝如今所说这话,是针对有贪腐地人来说的,那对他们来说,却是合情合理,多少算是给了一粒定心丸。
有困难克服困难,对症下药,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
此时的他,还在考虑着如何整顿吏治。不知何时,他才突然发现,好像王承恩讲完了,正在等待自己的旨意。
于是,他先把脑海中想得事情放一放,决定先继续按照之前所计划的,先把曹化淳的事情给解决了,同时整顿东厂,也算是要把这把悬于百官头上的锈刀重新磨亮!
不等王承恩说话,崇祯皇帝又补充道:“其实,要不是大明实在缺钱,以前的事情就算了,一切从新开始。朕也是没办法,不法所得,能拿出多少是多少,朕要的是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