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不一样的科举(中)(3/4)
看你的要求不高,但只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八字就已很难达到了。”
孙途却摇头道:“我倒以为不必如此悲观,天下英才何其之多,既然有只知道吟风弄月或死读书的,自然也有懂得实务的,我就不信今日殿上就没有一个这样的考生。”
说着又是一顿,正色道:“另外,我今日突然而定的殿试规则也是在为将来做准备,咱们大宋将来的科举取仕之法也该变一变了,不能只以文章好坏来定,而是该博采众长。”
“此话怎讲?”童沐顿时来了兴趣问道,其他官员则是一脸的别扭,想说什么,但终究忍了下来。
孙途没有在意其他人异样的神色,道出了自己的构想:“科举取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替朝廷招揽有才能之人,而不是找什么文豪诗人。所以在我看来作文章固然重要,但却不是必须的,至于明经科的考试专门只考对那些经史典籍的熟悉程度的就更是没甚必要了。
“现在朝廷和各级官府的要的是能做实事的人,那就从取士时就考察这一点。比如吏部,就从他们对官员的升迁,对整个朝政大局的角度入手,让他们写文阐述;刑部,则以判案为题让其作文;至于户部就更简单了,若是连算数都不会,就没资格入户部,另外,还要对我大宋岁入,各地税款等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凡此种种,才是最正确直接的科举取士之道,不知各位以为如何?”
听了他这一番长篇大论,就是童沐都有些发愣愕然,半晌都不知该作何表述才好。最后只能叹了一声:“孙太尉果然深谋远虑,非我等所能比。只是这么一来,科举可就与以往大不一样了。”
“是啊,但却更适合找到最好的人才。而今科才只是开始,我是决定花上十年,二十年时间来改变这一切的。”孙途又悠悠地道了一句。
时间过得很快,天色慢慢就暗了下来,考场所在的偏殿也点起了一根根粗大的蜡烛,而每个考生的案头也随之有小蜡烛亮起,好照着他们继续作文。而在此期间,已有不少考生写完了文章,交了之后离开皇宫。
孙途见此,也不再闲聊,而是重新回到考场,随意翻看起了那些考生的文章来。要说这些考生别的不提,这一笔文字还是相当优美的,落到纸上就跟后世的印刷体般不见半点偏斜,字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