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1/3)
白家俩人在家里激动的时候。
聂鹏飞已经在火车包厢里睡着了。
这次之所以坐火车到忻州。
一方面是不想给白家招祸。
二则是从忻州去太岳军区,一路穿山过岭。
经过的鬼子防区较少,鬼子盘查也没那么严。
一夜安全,也没发生什么事。
聂鹏飞顺利在忻州下了火车。
出了忻州城,聂鹏飞就算是撒欢了。
除了路过晋中地区的时候,需要小心一些。
其他地方对他来说,都不是问题。
可惜事情往往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聂鹏飞再一次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
也真正认识到,鬼子的残忍程度。
这里是晋中地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落。
原本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艰苦生活。
可惜就是因为,这一次鬼子征粮队,要再次强征村民的口粮。
村民自然不同意,之前已经征过一次粮,再征就是要他们全家老小的命。
结果鬼子就血腥屠杀了整个村落。
聂鹏飞经过这里的时候。
看到的只有处处燃烧过的痕迹。
村中偶有石头堆砌的屋子,还在坚挺屹立。
但是石墙上被火熏黑的痕迹。
无不表明这里,刚刚经历过一场残忍扫荡。
村中间打谷场边的大树,只剩一些黢黑的枝干。
偶有没燃烧完的火星,随风四散凤舞。
原本空旷的打谷场,如今插满木桩。
上面绑着一个个尸体。
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有儿童。
有的尸体明显生前受到过凌辱。
还有的受到过拷打。
有的已经肢体不全。
聂鹏飞明明不想流泪,可是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
小时候听家里人说,给人收拾的时候,不能哭。
因为眼泪滴在尸体上,会让对方走的不安祥。
但是聂鹏飞怎么也止不住泪。
这一次聂鹏飞没有使用空间。
而是切切实实的,给每一个人整理仪容。
然后把他们一个个,排列在一个大坑里。
他们原本就是一个村子的。
想必也希望乡亲能陪在身边。
哪怕有空间都不愿种地的聂鹏飞。
这次挖坑干的很卖力,也很认真。
直到把全部村民安葬。
一共247人,包括老人孩子。
聂鹏飞数得很仔细。
因为他要十倍报复。
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既然小鬼子不当人,聂鹏飞又何必拿他们当人?
原本聂鹏飞穿越过来,一直都有一种游戏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