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各自想法(1/3)
会议室里,刚才还因“超级外挂”而兴奋的气氛,瞬间被一个个现实的问题拉回了思绪。
几十位来自各个领域的顶尖大脑,你一言我一语,将月球建采矿场的难度系数,活生生剖析了出来。
罗瑞祥抬手,虚按了一下,喧闹的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
“问题多,是好事,说明我们考虑得周全。今天我们就在这里,集思广益,把这些问题,一个个地摆平。我们先从最核心的开始,施工和维护。”
一位头发花白的航天工程师立刻开口:
“派人去是风险最高的选择,训练一名合格的航天员需要数年时间,而且一次发射能送上去的人数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施工的需求。
最重要的是,我们这次的行动,要求保密,任何载人航天发射,都不可能瞒过全世界的眼睛。”
“确实如此!”
张献忠上将沉声说道:“与其派我们宝贵的航天员去干建筑工人的活,不如换个思路。
我们能不能造一批高度智能化的工程机器人,把它们复制过去?”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在场大部分人的赞同。
一名来自国都科学院机器人研究所的专家补充道:
“完全可行!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多功能工程机器人,来适应月球的地形,在配备多种机械臂,
进行切割、焊接、抓取、组装等精密操作。再集成高精度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模块,让它们可以自主协同作业,甚至进行简单的设备故障诊断和维修。
地面人员只需要通过深空网络下达宏观指令,剩下的交给机器人集群自己完成。”
“能源问题怎么解决?”
张云峰提出了下一个关键点。
“如果单纯依靠太阳能,无法保证矿场和机器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转。”
“核能。”
一位来自核工业集团的总工程师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
“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小型的模块化核裂变反应堆,也就是俗称的核电池。
它们体积小,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稳定,一个模块就能支持基地数年的能源消耗。
而且最关键的是……”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秦浩,眼神里闪着异样的光芒:
“我们只需要造出一个原型机,在进行系统优化一番,之后小秦同志就能把它和足够用几十年的燃料,一次性地放到月球上去。”
“嘶……!”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直接把核反应堆“闪现”到月球上?
这操作太野蛮。
“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