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大汉九年(2/3)
们都可以照顾别人!
所以大同城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小工人,小服务员,小商贩。
而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这会更多!
然后大同城现在小学和社会学院,都有好几个了。
入冬之前,又开办了两处。
正好,大家冬天比较闲,闲着没事儿,就扫个盲吧。
然后规则也有了一些改变。
正经五到八岁适龄儿童,进入小学读书,还是一天补贴一文。
以前毕业了就没了,现在毕业依然有。
毕业以后,终生都可以每天领取一文钱补贴!
大众学院上学阶段没有补贴,但毕业的,也有!
然后进入中学读书,某一学科毕业,终生补贴提升至三文!
多一门学科毕业,多一文,最多五文。
还有给去年外出建设汉十二城的队伍许诺的养老金制度。
这年冬天也彻底落实了下去。
每年获得当前工作岗位工资2%的养老金,工作满一年之后就开始给!
是的,说是养老金,其实从年轻时候就开始给!
比如一个男工人,日工钱十五文,一年下来总工钱是五千多。
一年下来就额外给一百多文钱!
那假如第二年这个人升职了,工钱翻倍了,怎么算?
第一年的2%还是一百文,第二年的2%是二百文,累计为三百文!
这个计算量,对古人来说很庞大,但以大同城现在的算数水平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都能算的明明白白的,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问题。
要说漏洞,那肯定多多少少也会有一点,但以后慢慢查漏补缺就好了。
而且以大汉人现在的道德水准,也绝对不会闹出群体大问题来。
就这样,跨入了大汉九年。
一开年,研究所就给了赵涌泉一个惊喜。
他要求搞的无线电,搞了快两年了,终于拿出了一点像样的成果!
终于搞出来了!
你们知不知道,电报员都早就培训出来了,就等你们的电报机呢!
当然,这也和赵涌泉要求比较高,要求必须生产出性能相对可靠,并达到一定有效传输距离的电报机有一定关系。
第一台电报机问世,赵涌泉立刻从系统里采购了一批。
这东西不大,价格也不昂贵,而且也不像车子那样需求数量巨大,所以花费就是毛毛雨。
但起到的作用,真的是无比巨大!
一个个电报机和电报员一起,被火车、汽车带到各处。
整个大汉的信息传递效率,陡然提升千百倍!
但是,好像也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