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大汉九年(1/3)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活报。
比如大同生活报,就只报道大同周围的一些情况。
例如持续跟进大同城各处的改造工作,告诉大家本地的变化。
实在填不满版面,那随便弄点什么都可以,比如谁家孩子是神童,三个月就完成小学课程,谁家七十岁老母红杏出墙,城东哪个有钱人小妾跟人跑了什么的。
乱七八糟的都可以,这才是生活嘛!
反正这是生活报,又不是大汉报,不对真实性有要求。
另外还有一个筹备之中的全国性质的大报纸,准备过段时间推出。
名字暂定为世界报。
报道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事情,让大家能睁眼看世界。
主要还是让大家伙看了外面什么样,才更明白大汉的生活有多幸福!
经过今年一年的发展优化,无论是造纸厂的生产,还是报社的印刷方面,技术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
已经从以前一张报纸成本一文钱左右,降到了五六角钱。
这年头信息实在太匮乏,所以报纸很受欢迎,哪怕相对正经的大汉报,大家看不太懂,都喜欢买一张看一看什么的。
所以报纸现在开始盈利了,不像以前,还得政府贴钱,贴工资。
报纸的出现,还催生出了报童这个行业。
孩子们卖几十份报纸,可以赚一文钱,一般一天也能赚上几文钱。
几文钱的工钱,大人一般看不上,可对孩子们来说,却属实不少了。
毕竟小胳膊小腿加上笨手笨脚的,去干点别的,一天赚一两文钱都费劲。
赵涌泉是鼓励孩子们从小工作的,这样长大了,才是合格的牛马。
你看看现代那批从九零后开始废掉的牛马,一个个浑身都是毛病。
贪睡晚起,好吃懒做,一点苦都受不了,这种劣质牛马,啥啥不行,就维权意识特别强!这种老板们怎么可能喜欢!
赵涌泉他也不喜欢啊!
所以他鼓励各行各业,可以利用童工的岗位,尽量利用!
最好三岁就上班!
嗯,这有点过分了,五岁或六岁吧。
正好,大汉马上跨入第九个年头了,头两年那一批小牛马,已经可以开始工作啦!
没办法,大家伙太能生了。
一般人家,一个男人,两三个女人,少的都能生十个八个!
多的那就不计其数了。
按照这个趋势,再过两年。
孩子要是都不干活,那等于整个社会大部分人都是闲散人员了。
拿他们当孩子,还要别人照顾他们。
拿他们当牛马,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