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好小子,又弄出来什么新奇玩意儿了?(1/6)
肖燃轻轻呼气,双眸闪耀光芒,稚嫩的脸庞展现出与其年纪不相符的郑重神情。
“推行商事…”
对此他早已深思熟虑。
发展商业固然存在一些隐患,譬如商人积累巨额资财后可能成为帝国的不安定因子,但权衡之下,益处显然大于弊端。
从古至今,不论秦汉抑或后来的唐明,对于商贾的态度向来是轻视的。
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并非虚言。
然而眼下,大秦正值重建的关键时期,各项事业的启动都离不开庞大的财力支持。
单纯依赖农业那有限的田赋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帝国运转的庞大需求。
商业一旦兴盛,带来的益处将更为可观!
肖燃此言一出,嬴政神情微滞,眉头随之蹙起。
大秦的根基毕竟是农业立国,商贾之流的社会地位历来十分低下。
“发展商业…”他沉吟了片刻,接着问,“子正可有具体的方略…”
嬴政明白肖燃不会无的放矢地提出此事,想必是有了独到的见解。
见到嬴政并未当即否定,肖燃暗自舒缓了紧绷的心弦。
他语气沉稳地阐述:“农业固然是国之根本,却已难以支撑大秦当前的开销;商业利润丰厚,唯有使其蓬勃发展,促使钱币流转,国库收入方能逐步负担起各项用度。”
“再者,原六国区域的民众散居各方,彼此往来稀少,地域间的疏离感在所难免;倘若借助商业活动,能促使各地人民在大秦疆域内流动,对于弥合他们观念中的地方分歧亦将大有裨益…”
听完这番话,嬴政略感讶异,觉得似乎颇具见地。
肖燃接着比喻道:“倘使民众被束缚在各自的地域,各处的财源便如同一个个孤立的小水塘,纵然内部有些微流动,充其量不过是泛起些许涟漪罢了。”
“可一旦将这些小水塘相互贯通,地方经济便能如条条支流汇入大川,循环流转,其势足以形成排山倒海之力;对大秦来说,是选择那些近乎死水的小池塘,还是渴望拥有能汇聚成滔滔不绝江河、甚至最终形成浩瀚汪洋的活水呢?”
肖燃的比喻令嬴政心中一震,这番言论确有启发之效。
倘若真能达到如此境地,那么或许…
肖燃语气清晰地强调:“财富唯有在不断流转中方能显现其真正价值,否则便与一潭死水无异,永远仅限于那固定的容量…”
嬴政静默片刻,徐徐提出疑虑:“假使经商利润丰厚,民众看到后必定争相模仿,届时田亩恐遭荒芜,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