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共创大秦万世基业!(1/6)
大秦帝国真正的潜在危机,根源在于其核心的法家治国理念与严苛律法。
律令过于严酷,固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个如同精密机器般高效运转、令行禁止的强大帝国;但长此以往,也必然会在社会底层积聚起巨大的怨念与不满。
战争时期,采用这套铁腕手段或许并无太大问题;然若在和平时期,依旧完全依赖法家的酷烈思想来治理天下,忽视儒家仁政、道家无为等其他思想的调和作用,长远来看,终究是因小失大,难以长治久安。
然而,抛开治理方式的隐患不谈,单就修筑长城这一决策本身而言,其必要性与战略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正如他方才所分析的那样,利大于弊。
至于由此产生的巨额人力、物力与经济消耗,则只能寄望于通过其他途径,例如发展经济、增加税收、优化管理等方式来设法弥补了。
嬴政闻言,沉默了片刻,而后将目光投向肖燃。
“财政收入之匮乏,确为当下一大难题;治粟内史公孙腾,你也已见过,你所献之堆肥之法,若真能使百姓田地产量倍增,确保田租能够按时足额缴纳,他便已是欣喜若狂,感激涕零了。”
“在此之前,甚至有数年,因连年征战与天灾人祸,导致税收锐减,国库空虚;大秦虽于覆灭六国之战中,缴获掠夺了难以计数的财富,足以支撑国家运转一段时期,然统一之后,各项开支用度亦是极为庞大,修建宫室、开辟驰道、南征百越、北击匈奴,无一不是耗费巨大;如今再要兴修长城,更是困难重重,然此举却又关乎国脉,势在必行啊……”
始皇帝那张素来冷峻威严的脸庞上,罕见地流露出一丝深沉的疲惫之色;治理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内部矛盾复杂的庞大帝国,又岂是旁人眼中那般,仅仅依靠雄才大略、挥斥方遒便能轻易做好的?
在万千秦国臣民的心目中,他是战无不胜、无所不能的始皇帝。
然而,或许只有在面对自己失散多年、历经苦难方才寻回的亲生儿子面前,他才能稍稍卸下那层坚硬的伪装,流露出些许属于凡人的真实情绪。
肖燃凝视着面带倦容的始皇帝,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滋味。
他几乎要忘记了,这位一向以强势、冷酷、杀伐果断形象示人的始皇帝,褪去帝王的光环之后,其实也是一个有血有肉、会疲惫、会烦恼的普通人,而非不知疲倦、无所不能的神祇。
肖燃的目光无意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