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回家(2/5)
剩下的就是肃清国内余毒。
朱棣也从宣府回来。
他之前在宣府附近可不仅仅是杀吴三桂,还效仿后来的自己,出宣府马踏漠南,杀得关外漠南蒙古部落皆胆寒。
基本上也就是在后世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附近转了一圈,逼得周边蒙古部落向大明称臣,也算是为这个新生的大明势力扫清一道障碍。
他回来还带了另外一个人,那就是顾炎武。
明末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当时各自在家乡以及湖南等地讲学,因此老朱在南方起兵后,他们就迅速加入。
但顾炎武四处游历名山大川,甚至还多次来北京找阎尔梅,也曾去过山海关,山东等地。
这个时候他正在陕西华阴,自然也就不知道南方发生的事情。
直到老朱重庆一战,消灭鳌拜,朱棣出陈仓道进入陕西境内,顾炎武才知道此事,于是连忙去找到朱棣的部队加入其中。
他跟着朱棣一路从陕西杀到山西,又从山西杀到宣府。
甚至还跟着朱棣去了趟漠南蒙古,经历可比王夫之去云南投奔朱慈焙,黄宗羲在江南起义投奔朱元璋要精彩得多。
顾炎武回京后,朱慈焙命他为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成为辅臣之一。
相比于王夫之和黄宗羲,顾炎武的能力更多。
他精研兵法、疆防、理财、医术、水利、赋税、历史、地理,可以说除了没搞过发明以外,什么都会。
在明末三大思想家的帮助下,朱慈焙很快就稳定了朝堂局势,慢慢地让新建立的大明恢复秩序。
之后又有一系列措施。
包括封永历帝为皇叔,许多追随永历帝的忠臣也得到了封赏。
接着给郑成功、李定国、白文选等人赏赐,又作孤忠图,建立孤忠楼,分文武二阁,给诸多文武百官绘制画像,悬于阁内。
如此一来安抚了诸多即便是到了顺治十八年,依旧在悍不畏死,反抗满清朝廷的忠臣。
二来也稳定了朝堂局势。
然后就是下令取消三饷,减免赋税,勒令各地尽快恢复因为战乱影响而失去耕作的农业,迁徙无地百姓流民进入关中、四川等地繁衍生息。
说起来搞笑。
三饷这玩意儿是万历年间为了对付建奴而加征的军费税,满清鞑子坐了江山后,就在顺治元年被多尔衮废掉了。
然而三饷一废,满清朝廷财政就开始紧张起来,于是在顺治三年,又开始征三饷,只是换了个名头,玩文字游戏,把废除的三饷换成加征银,实际数目却是没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