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大清基业毁于旦夕(5/6)
可法、张存仁等人的建议,提出“救民水火,定鼎中原”的战略,反对全面屠杀政策。
于是力排众议,定都北京,并没有在河南河北地区屠城。
然而阿济格、多铎、豪格等人根本不搭理多尔衮的命令,出兵的时候不断大搞屠杀之事。
如豪格屠四川,阿济格屠山西,多铎屠江南。
当然。
多尔衮本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先不说在入关之前的屠山东、屠济南就是他干的事。
即便是入关之后,大同之屠就是他下达的命令,阿济格只是执行而已。
他之所以后来反对屠城,可不是因为心善,而是为了统治奴役汉人,并不想搞大屠杀激起汉人强烈反抗。
因此只能说多尔衮的确有下达禁止屠城、禁止随意屠戮汉人的命令,却并不代表他人好。
苏克萨哈之前就是多尔衮的属下,多尔衮下达命令的时候他摇旗呐喊,支持多尔衮的政策,结果多尔衮一死,马上倒戈顺治,揭发多尔衮谋逆的事情。
现在却又站出来说不该屠戮汉人,可见其如墙头草般摇摆不定的本性。
见到众人吵做一团,孝庄大怒道:“好了,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蛮子杀都杀了,还能让他们活过来不成?现在当务之急,就该拿出个办法来。”
“退回关外吧。”
“明天蛮子就到城外了,今晚上能撤得走?恐怕一说撤回关外,那些绿营兵就得马上哗变,蒙古人也会马上撤走,到时候明人追到关外,我们就剩下这点人该如何是好?”
“那你说该怎么办?人家能在平原上全歼数万骑兵,北京城守得住?”
“不管如何也得试试,我们的兵马总比崇祯多!”
“要守你去守!”
诸多满人大臣又继续吵闹了起来。
以索尼为首的是保守派,认为退回关外还有希望。
遏必隆是军队出身,跟随皇太极、多尔衮等人南征北战,认为要是退回关外一切都完了。
绿营肯定会哗变,被他们骗来的蒙古盟友也会逃走,入关的时候大军十多万人,定鼎中原后发展到兵力八十多万。
结果回去的时候就几万人,满人的这点家当全折在这里,将来明军追到关外又怎么挡得住明军的进攻呢?
双方争执不下,汉臣们则一个个面面相觑,这种满人高层之间的争吵,他们几乎没有多少话语权。
唯二有话语权的或许就只有范文程和洪承畴了。
可二人此刻亦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一时间殿内争吵不休。
孝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