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劳动英雄是领袖(3/11)
上,向参加治安保卫工作会议的干部,发表“坚壁清野”、“困死、饿死、磨死”敌人的战略演说。
杨步浩没有想到,他再次赢得了主席的信任和赞赏、成为主席手中一张打击敌人的“王牌”,他执行了另一项艰难使命:到延安交际处,接待随美军观察组来的外国记者,回答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
杨步浩头扎羊肚毛巾,腰别旱烟袋,披着老羊皮袄,端端正正地坐在记者们中间。两个美国记者轮番问他,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蒋介石派胡宗南进攻延安,老百姓怕不怕?怎么办?”
杨步浩的旱烟锅烧得吱吱响,他有板有眼地说:“咱延安老百姓都晓得,‘蒋该死’有个诨名,叫‘运输大队长’,这次咱们还欢迎他把美国的武器弹药,无代价地运给咱们,咱们保证打收条!”
停停,他又慢条斯理地装袋烟,点上火,继续说:“先生问咱怕不怕,有啥好怕的?俗话说,砍掉头碗大疤,砸了坛坛罐罐值几何?丢座空城算个啥?‘蒋该死’得个地图上的延安,又咋着?殊不知,进城容易出城难呵!”
主席听了他回来的汇报,非常高兴,为他叫好,还说:“看那些外国记者怎么写这篇报道?”
毛泽东领导陕北人民,陕北老乡拥护毛泽东。1947 年3 月,毛泽东撤离了延安,但杨步浩和毛泽东仍心心相印。他知道在战火烧到延安时,自己应该干些什么?于是,老两口把两个五大三粗的男娃,先后送到了西北野战军,还下命令:“不打败胡儿子,不准回家!”他和婆姨也扛起枪,加入延安游击队,出没于莽莽群山的梢林间,同敌人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磨”,打得敌人晕头转向。这是杨步浩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恩情回报的另一种形式。
三、“延安群众生活怎样”
1949 年共和国成立后,两年没见毛主席的杨步浩,按捺不住内心的思念,1952 年,去北京参观国营农场时,就近给毛主席去了信。毛主席听说是来自延安的“代耕人”,是杨步浩,毛主席二话没说,派专车把他接到中南海,亲热得不得了。问寒问暖,无所不谈。临别嘱托杨步浩:转告众乡亲,陕北对中国革命贡献太大了,我们绝不会忘记他们的。但要保持艰苦奋斗的延安传统,尽早恢复战争创伤! 杨步浩则要毛主席保重身体,继续领导全国人民向前进。
不久,中央给延安派来了慰问团、医疗队,拨来了救济款,代表毛主席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