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姓疾苦在心间(4/6)
是他和领袖相识,多次交往又成了朋友,他们无话不说,平起平坐,唠家常,品饭菜,很趣味,看不出最高领袖与平民百姓的差别。毛泽东在世时,每年都有很长时间在各地巡视,有些地方如武汉、长沙、杭州、广州等因经常去,住的地方也相对固定,有些服务人员如厨师也相对固定。这样就有不少厨师认识了毛泽东,交上了朋友。杨纯清就是一个代表。
1993 年,毛泽东100 周年诞辰。72 岁的老厨师感慨不已,讲起了他与毛泽东相识相交的感人往事。
“你做的武昌鱼蛮不错。”
杨纯清第一次为毛主席执厨是1956年5月31日。那天上午9点,毛主席登上停泊在汉口王家巷码头的“永康号”轮。随后,轮船逆江而上。船到金口,主席下水畅游长江。这是主席建国后第一次畅游长江。他对陪同的同志说:以后我每年都会来游长江。
这一次,主席游了15 公里,在饨口上船吃饭。杨纯清替主席做了四菜一汤:清蒸武昌鱼、烧鱼块、回锅猪肉、炒青菜、榨菜肉丝汤。主席喝了一小杯茅台酒,吃了一小碗米饭,武昌鱼全吃光了。
主席的随行人员叶子龙说:“杨师傅,主席特别爱吃你做的武昌鱼。他在船上刚写了首诗呢。”主席回到武昌东湖住地,几个工作人员在屋外闲谈,只见主席从客厅里走出来。他说:“杨师傅哎,你做的武昌鱼蛮不错。这武昌鱼还有典故的:岑参有‘秋来倍忆武昌鱼,梦魂只在巴陵道’,马祖常有‘携幼归来拜丘陇,南游莫忘武昌鱼’。看来武昌鱼历史悠久。”
主席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对杨纯清说:“杨师傅,我刚刚写了一首新诗给你,要不要?不吃你做的武昌鱼,我是写不出诗来的。”———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词中有“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句子。随后,毛主席又回书房手写了一幅送给叶子龙,不过,这首词当时并没有公开发表。
在饮食上,主席最爱吃红烧肉,最常吃的菜是辣椒。但是,这两道菜吃多了,对主席的身体不会有好处。因此,陪同的汪东兴总是提醒厨师:严格把关! 即注意主席的饮食习惯,又要注意膳食结构,营养配置。
主席对辣椒的偏爱是始终如一的,有时甚至到了贪馋的程度。他认为,其他菜可以不吃,辣椒是万万少不得的。如果两天不吃辣椒,饭量几乎减半。
为了让主席能吃辣椒而又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