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姓疾苦在心间(3/6)
”
1911 年春,毛泽东由湘乡转往长沙读书,假期常回韶山来。这年的冬天,他与堂叔毛爱松从长沙回来,路过湘潭县七里铺,天。色已晚,俩人便投宿七里铺附近的一家饭铺。饭铺老板将他们领进客房。客房里已住了一个人,但没有其他客房了,于是三个人住在一个客房里。毛泽东主动与那位先住进来的旅客唠嗑,得知他是湘乡虞塘人,也是从长沙回来路过这里。
晚上,三个人睡得很香。第二天早晨,毛泽东起床穿衣时,发现自己的棉裤不见了,四处寻找,仍然没有。再看对面的客铺,那个旅客不见了。
毛爱松气愤地说:“润之,肯定是那个人穿去了。”毛泽东来到那人铺边,摸了摸被窝,说:“还有热气哩,那个人肯定没走多远。”毛爱松听了,立即跑去追赶。追到半路上,赶上了那个人,只见毛泽东的那条棉裤正穿在这个人身上,便把他拖回饭铺。那人自知理亏,只好跟着回了饭铺。
回到了饭铺里,毛爱松抡起拳头要打那人,并要他把棉裤脱下。毛泽东忙拦住毛爱松,叫他不要打人,并问那人家里的生活情况。那个人说他在长沙做工,现在失了业,家里很困难,回去没有衣服穿,外面很冷,又见你们穿得这么好,才起了这个心,偷了你们的棉裤。那人说完,立即下跪认错。
毛泽东批评道:“你有困难,可以和我讲清,我会给你帮助,但不要去偷人家的东西。偷盗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不过,你不是一贯的,是因为家里穷才被迫偷的。”
毛泽东停了停,说:“棉裤你还是不要脱,穿回去,我送给你算了。”
那人感激地说:“你自己不会挨冷吗?”毛泽东说:“不要紧,我还有两条单裤。”
又问他:“你有没有钱用?”那人说:“我身无分文。”毛泽东便从衣袋里摸出两百铜钱送给他,并叫他一起吃了早饭,临走时又叫他回去后自食其力,养家糊口。
那人走后,毛爱松大发脾气,说:“润之,你做面子我做屁股,你做善人我做恶人! 我好不容易把你的棉裤追回来,你不仅不要他脱,还把钱送给他,叫他吃饭,哪有你这种做法!”
毛泽东耐心解释说:“他有困难,我们要帮他。他也是穷人嘛!”
毛爱松无可奈何,只好算了。
南游莫忘武昌鱼———毛泽东与东湖客舍厨师杨纯清杨纯清,一位武汉东湖客舍厨师,国家首批授予的特级厨师。
毛泽东常住东湖,他常被派去执厨,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