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欲栽大木拄长天”———毛泽东和杨昌济(1/10)
道德楷模人人敬
在一师时,给毛泽东以教诲和影响的老师很多,如徐特立、黎锦熙、袁仲谦、王立庵、方维夏、王季范等等。但是,对他影响最为直接、关系最为紧密的,当首推杨昌济老师。杨昌济对毛泽东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是文化知识的,又是思想人格的。对于毛泽东来说,杨先生诚如他后来赞叹的那样,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他的道德楷模。
杨昌济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学渊远。正像他自己所言的,“君子所泽,源远而流长”。受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他自幼饱读圣贤之书,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有很深的修养,尤其对于宋明理学有深刻的研究,同时又汲取了王船山,曾国藩、谭嗣同等湖南近代有识之士的学说。而立之年后,他留学日本六年,就读于英国三年,并游历了德国、瑞士,考察了欧洲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社会风气和社会制度。这样,他在精通“中学”的基础上,又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了西方的哲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真正做到了学贯古今中西。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的杨昌济先生,通过教学竭力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传授给学生。求知若渴的学生们,则在诸多方面向老师学习,甚至是刻意模仿。在这种师生相亲相得,人生观和价值观相互一致的情形下,正处于世界观逐步形成阶段的毛泽东及其学友们,受杨昌济的影响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对于毛泽东而言,他从杨昌济那里最大的获益,莫过于理想、志向和抱负的初步确立。杨昌济接受了宋明理学中个人修养和立身处世的有益成分;他又考察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和社会风气,并加以批判、抉择、融汇,自成一种比较进步的伦理思想和讲求实践的人生观。
故有人将他的学问称为“新儒学”。中国旧时的读书人,大多受所谓“中兴名臣”、“一代儒学”的影响,杨昌济自然也不例外。他是“中体西用”论者,因而。他的思想体系是儒家政治文化的框架;他的人格则是以传统儒学的忠、孝、信、礼、诚、廉为特色的儒者人格;在哲学思想上,他过于强调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在伦理学观点中也将伦理道德当成世界的本源,这都带有很重成分的唯心主义。但是,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家,他追求新思想,总是谆谆教导学生要有崇高的理想和改变社会与国家的远大抱负,这些对于毛泽东等一师青年学生,曾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