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终身难忘启蒙恩———毛泽东和文正莹(1/4)
童年寄居“棠佳阁”
巍巍韶峰,位于湖南湘潭、湘乡、宁乡三县的交汇处。相传,舜帝南巡,见这里山川秀美,遂奏九天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韶峰由此而得名。钟灵毓秀的韶峰,孕育了一代天骄、千古伟人。公元1893 年12 月26 日,毛泽东就诞生在韶峰东麓韶山冲上屋场的一户普通农家里。
韶峰偏北,有一脉与之一比高低的龙头山,主峰海拔四百四十米,为韶山境内第三高峰。龙头山、黄峰山、虎歇坪三山一脉相连,自东西南三面紧紧环抱滴水洞山谷。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这里的山水既险峻峭拔又秀丽幽深。山谷盆地中,有1966 年夏天毛泽东回韶山时住过的雅致别墅———滴水洞一号楼。沿别墅陡峭的山路蜿蜒而下,西面山苍岩岌,巍嵬雄奇;东面绿水粼粼,空明澄碧。《毛氏族谱》是这样描写这里的自然风光的:“一沟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别墅后山有一条茅草小径,直上龙头山。当年毛泽东在滴水洞山谷散步时,曾指着龙头山对工作人员回忆说:翻过这道山,就是黄田均。
以黄田坳为界,山那边属湘乡,山这边是韶山,属湘潭县。所以黄田均又叫湘潭均。毛泽东还指着山沟那条羊肠小道说:“小时候,我到外婆家,就是沿着这条山沟过湘潭均的哩……”
是的,毛泽东永远也忘不了这条山道,忘不了山道那边的小山庄。幼儿时期的他,曾挎在父亲的肩臂上,沿着滴水洞的山路,经滑油均,翻八斗田坳,过七斗坑,龙潭上毛,直达外婆家———湘乡县大坪乡唐家圫。
据有关文史资料记载:毛泽东从两岁多开始直至1902 年春进南岸私塾读书,一直是寄养在外婆家,他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唐家圫这个小山村度过的。
唐家圫,又名棠佳阁,与韶山一山之隔,约十多华里。毛泽东的曾外祖父文作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贫苦农民,由于家庭生活极度贫困,劳动艰辛,刚过27 岁就染病去世了。曾外祖母贺氏,含辛茹苦,抚养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受尽了人世间的各种苦难与折磨,终于把孩子带大成人。贺氏勤俭持家,节衣缩食,人极能干,又肯吃苦,她长年累月给富人做饭、洗衣服,还让三个儿子到湘乡城去卖工挣钱。
靠她的里外操持,慢慢地家里竟有些节余,后来居然置些田地,并买下了唐家圫房屋一栋。直到19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