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落花时节读华章———毛泽东与文人诗友情结02(2/15)
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作于1936年2月7日东征途中,在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今高杰村) 一个地方干部的家里。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蒋介石顽固推行“安内攘外”的反动政策,对中国共产党北匕抗日的正义行动百般阻挠。毛泽东有感于北国的大好河山,敌骑纵横,对由谁来主宰国家民族的命运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既不是那些长眠在唐陵、汉塚里的英雄豪杰,也不是那些口含天宪的民贼独夫,“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1945 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华民族处在两种前途、两个命运的决战关头,毛泽东把《沁园春·雪》抄赠给柳亚子,这不仅仅是历史的巧合,而是有其特殊的含义了。
柳亚子得此词,惊喜莫名,推崇备至,“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认为不但是宋代的苏东坡、辛弃疾不能比拟,清代的纳兰容若也望尘莫及。“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柳亚子乃撰词次韵和之,词日: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怀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拔剑难平块垒高”。
当时柳亚子正同国民党内民主派人士一起秘密组织了“三民主义同志会”,公开拥护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他从国民党民主派的立场出发,认识到只要中国各党各派、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就能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因此,他在词的结尾,用“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充分表达了柳亚子反对蒋介石法西斯黑暗统治的明显态度与无畏精神。
毛泽东的咏雪词,“风调独绝,文情并藏,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连同柳亚子、郭沫若、黄齐生等的和词均在各报发表,备受推崇。由《沁园春·雪》一词,还引出了关于毛泽东印章一事。
毛泽东抄赠给柳亚子的《沁园春-雪》一共写了两份,最初是写在“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的信笺上,没有签名,也没有盖章。后来写在柳亚子的纪念册上,写了上下款:“亚子先生教正”,落款“毛泽东”;并钤了两方印章:一为朱文“润之”一为白文“毛泽东印”。
这两方印章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