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带头送儿上战场(1/3)
在革命年代,毛泽东一家已经牺牲了五位亲人,他的妻子、妹妹、两个弟弟和一个侄子。在那时的环境中,为了革命,毛家不得不付出这样的代价。到了和平年代,毛泽东一家似乎没有必要冲锋在枪林弹雨之中了。但是,出乎一般人意料的是,在毛泽东父子看来,只要祖国的利益需要,毛家人照样会毫不犹豫地再次作出牺牲。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我国组织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毛泽东决定送毛岸英上战场,一是表示抗美援朝的决心,二是让毛岸英到战场上接受锻炼。江青和毛泽东的卫士长表示不同意,他们担心毛岸英上了战场后有个三长两短。毛泽东大声说:“我毛泽东的儿子不去谁去,就这么定了,我毛泽东要带这个头。”为了毛岸英赴朝参战,他亲自向彭德怀求情。
毛岸英积极报名参军,瞒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去了朝鲜。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他曾毅然参加苏军坦克部队,英勇追击德国法西斯。此次,他又加入保家卫国的战斗。当时,刘思齐因患急性盲肠炎,正在住院治疗。为避免妻子担心,也为了保密,他只说出差,没有说出出国参战的实情,以致夫妻两人分别时,连句以防万一的嘱咐都没有留下。
毛岸英赴朝作战后,在志愿军司令部当彭德怀司令员的机要秘书和俄文翻译。
毛泽东对志愿军司令部的安全十分重视。针对志愿军司令部在地面房屋中办公,美军飞机来袭时志愿军司令部负责同志常不进防空洞的情况,于11 月21 日以中央名义发电给志愿军司令部党委会,要求必须按标准挖好防空洞,并布置地下办公室,“凡遇敌机来袭,负责同志必须进入地下室,任何同志不应违背”。
11 月24 日,他亲自拟写了一封电报,嘱咐加急发出,要求彭德怀等人“充分注意领导机关的安全,千万不可大意”。11 月24 日夜,麦克阿瑟发动大规模进攻。彭德怀等负责同志连夜部署,25 日发起第二次战役,与毛岸英等工作人员紧张忙碌了大半夜,志愿军司令部未能及时转移。毛岸英、高瑞欣在山洞里休息后,于25 日9 时以后回到办公室。他俩热了早饭,还未来得及吃。就遇敌机空袭。毛岸英、高瑞欣未能跑出,在凝固汽油弹燃起的烈火中不幸牺牲。毛岸英年仅29 岁。
彭德怀听到消息后,顿时站立不稳。他久久一言不发,喃喃地说:“岸英和瑞欣同志牺牲了,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