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圣旨与说书(1/3)
圣旨中明显有不合礼数的地方,就比如“储贰”一词,代指的该是太子,可领旨之人只是位皇孙。
但这块关系到中原未来的黄绸子上的每一个字,都是沈凛亲写。
礼部的意见,影响不了陛下和三省的决议。
当然,若换个角度看,可以理解为,皇帝不在乎下一任继承者是谁,甚至有概率直接传位给孙子。
割孤阴柔的嗓音,在此刻显得极为光明正大:
“齐王世子舟,天资英毅,夙秉忠孝。因北疆不靖,胡尘蔽野,多有忠勇将士陷于虏庭,骸骨曝野,英魂难归。朕每念及此,恻怛于心,寝食难安。”
“齐王世子舟,体朕悲悯,感将士之忠义,不避斧钺之险,弃珠玉之安,潜行千里,深入毡裘之地!”
“风餐露宿,蹈锋镝之危;智勇兼施,破豺狼之窟。终同生还之白发老卒。”
“此一行也,非特显其勇略超群,胆识盖世,更见其仁德之心,发于至诚!视将士如股肱,待士卒若手足。以一己之躯,践护国卫民之志;以皇孙之尊,行拯溺扶危之实!”
“其行,义贯金石;其心,光昭日月!”
“救忠魂于异域,全大义于绝境,上慰朕心,下安将士,中固国本!”
“使天下知朝廷不负忠良,使三军感皇恩之浩荡,使四夷慑天威之难犯!此乃社稷之幸,苍生之福!”
“朕观其德,仁厚足以抚万民;察其能,刚毅足以承大统;验其功,卓著足以服天下。”
“此诚天意所属,民心所向。为宗庙社稷计,为江山永固谋,朕心甚慰,决意早定国本。”
周围呼吸声骤然沉重,如此说来,他们是第一批跟未来陛下并肩作战的士卒,回家后吹牛嗓门都得大些!
“册封齐王世子舟为皇太孙! 授以册宝,正位东宫。尔其钦承朕命,祗服训言:惟谦惟敬,克勤克俭;亲贤远佞,修德进学。念将士之血勇,体黎庶之艰辛,夙夜匪懈,以副朕之深望,以固万世之丕基!”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近三十万大军一同行礼,甲叶摩擦声震耳欲聋,“见过苍梧太孙!”
无人回应。
莫非真跟传闻一样,殿下身受重伤?
沈承煜笑道:“不领旨吗?”
微风卷起车帘,里面空空荡荡,座位处放着一本摊开的《柔然摘要》。
几位领兵大将眼角一跳,跑…跑了?
沈承烁气笑道:“要不要找人给舟儿抓回来?否则父皇面子上不好看。”
沈承煜摇摇头,胸有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