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姜案首,有失远迎!(1/3)
“是的,婆奶说的对,我们是该谢他,他读书之余还得为我们操心。”
之后姜玉山和李芷兰到了姜淮的房里。
姜淮正在写话本,见到大哥大嫂进来,当即迎起身。
“大哥大嫂!”
“嗯,三弟,今日我们的煎饼卖的还可以,我们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买。这是我和你大嫂给你买的纸笔。大哥没有什么谢你的,就买一些学习用具给你吧。”
姜淮伸手接过,“大哥大嫂,你们卖的可以就好,我也替你们开心,你们以后不用给我买东西,只要你们过得好就好,咱本就是一家人嘛,劲儿往一处使,反正都是为了这个家好。”
“三弟说的对,咱们一家人,劲儿往一处使!”
“对了,大哥大嫂,明日还去老地方那里卖吗?”
“对,县门口那里,人挺多,我吆喝了一下还成。”
“好,你们要是卖的不好,可以去私塾学堂边上卖。”
“这个怎么说?”
“这个私塾学堂里一般都是有消费能力的人,一般都是富贵人家,大户人家的子弟去读,因为一般家庭读不起。
再就是一般孩子们吃这个的多一些,你可以先学堂私塾门口卖着试试,要是卖的好,以后我再研发一些新吃食,估计会更好。”
“那太好了,多谢三弟!”两人连连道谢。
………………
近日,徐铁匠那里,制酒工具也已经制好了。
姜淮拿回来在家里捣鼓着,买了些市面上的酒,自己回来提取,提取出烈度更高一点的酒。
其实太高的度数这里人并不喜欢,之前大黔流行的是黄酒,黄酒度数并不高。
大概十到二十度。
只有边疆地区的那些汉子会喜欢烈酒,内陆并不喜,喝的辣舌头不说,还烧心烧喉咙,其实在他们眼里并不甚美味。
....……
次日,姜玉山和李芷兰打算再去县里卖。
这几天老位置卖的没有前几天好了,估计吃过的人已经习惯了,得换个地方卖。
姜玉山突然想起姜淮说的,去私塾学堂门口卖。
之后两人推到了一家私塾门口,这会儿正午后下学呢。
不少学子背着书箱往外走。
姜正河就开始大声吆喝,“煎饼果子嘞,好吃的煎饼果子,六文一个!快来尝!”
“香香的煎饼嘞!又脆又好吃。”
一些学子已经被这吆喝吸引了。
他们走过来,就看到外面牌子写着,“煎饼果子。”
“这什么啊?”
“这叫煎饼果子。”
“煎饼果子,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