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就当结个善缘(2/3)
,那行,那你等着,等娘把这衣服晾了,就跟你走。”
“成。”
之后姜淮去屋内看书了,秦氏在院里晾衣服,等秦氏把衣服晾完,姜淮就和秦氏一起坐了牛车去县。
姜正河则在家干活儿。
到了松山县,下了牛车,姜淮就跟着秦氏往街市走。
松山县不大,整个县占地两百万亩,人口不过五万人。
算是周边人数较多的县。
走着走着,两人路过一家绣铺。
秦氏道,“淮儿,要不你自己去书肆,娘在这个成衣铺跟掌柜的谈些事儿,你选好纸笔过来找娘,啊,对,忘了给你钱,”
之后秦氏要从荷包掏出钱给姜淮,让他自己去书肆买。
姜淮连忙摆手,“不了,娘,你上次给我的钱还没用完。”
之前秦氏将姜淮送进文翰学堂,给了他一两银子。
其实,姜淮已经花光了,但不想再用秦霜的钱,就说自己还有,毕竟他手上还有苏云婉给的六百两。
之后姜淮就去了书肆。
他来书肆的目的不是来买学习用品,而是看看现在县里的书肆都有哪些话本。
他想先做个市场调研,问问掌柜的,哪些类型的书抢手,受欢迎。
他再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选好要写的话本类型。
走进书肆,姜淮走了进去。
老板见是个头戴儒巾书生模样儿的学子,当即问道,“这位公子要买些什么书?”
姜淮在柜台前站定,“掌柜的,我想问你们这书肆都有哪些话本?”
“话本啊,我这里有很多。”
“来,公子这边请。”
之后掌柜的将姜淮请到一个大红酸枝的书柜背面,姜淮凑过去一看。
就看到书柜背面有各式各样的书籍,有以历史为背景的,有社会风俗类的,还有一些反映人性百态的市井轶闻话本。
但总归没逃过这几种类型。
姜淮看了看,又问道,“掌柜的,还有别的吗?”
“别的啊,那没有了,如果公子对这些不满意,怕是要去府城,行省去看看,县里就这些。”
姜淮想了想,也是,县里人流量就那么大,书的类型肯定就这么些。
他先写试试。
他当即拜别道,“感谢掌柜,我再去别家看看。”
“行,公子慢走。”
之后姜淮走了。
等她走出去,就看见她娘在斜对面成衣铺和一个掌柜的说话。
“掌柜的,这是我的绣活儿,您看看合不合您的要求?”
姜淮站在门外,就见柜台前的秦氏从包袱里拿出一堆手帕花样儿给掌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