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光亮》(2/3)
带来轻盈感。
基础,但并不以为练好很容易。
杨妈是知道这点的,但电视上的人对这项技巧的运用十分纯熟,反正肯定比她弹奏要厉害太多了。
杨妈自知自己就是业余爱好,水平不高,但怎么也练了那么多年了,本来以为按女儿说的,这个叫陆清风的少年就算天赋异禀,最多也就是业余水准。
现在看来,完全就是专业钢琴手。
真的才练了几个月?
疑问留在心底,和前一个舞台完全不同的音乐风格倒是吸引了她的注意,别的不说,至少这个旋律一下抓住了她的对音乐的喜好。
大三度的音程本来应该是明亮的感觉,但慢速的演奏反而透出一种悲凉感。
得益于镜头的特写,可以看清主旋律的弹奏在C6—G6之间跳跃。
两小节的钢琴前奏,歌声终于接入。
陆清风靠近话筒。
“海上,一阵风吹起;”
“白云涌向陆地;”|
“季风带走沙粒……”
气声弱混的唱法,每个咬字都带着微弱的气息流转,兼具虚幻感和穿透力,最后的拖尾,声量渐渐虚无,宛若羽毛一样若有若无撩动着心弦。
杨妈打了个冷颤。
一个男孩子的声音,怎么能好听成这样。
杨爸都放下了书籍。
“四季,冷暖的交替;”
“多鲜活的生命;”
“又枯萎的痕迹……”
与第一场重在调动舞台气氛不同,这首歌似乎没有了那么带动观众体内热血因子的躁动,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自我倾诉。
在现在这个舞台上,这种音乐风格本来不占优,但是台上的人用极致的音色,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进歌曲意境之中。
“是奔跑中突然袭来的风雨;”
“是黑暗中一根火柴燃烧的光明;”
“也许你猜不透未知的宿命;”
“像流星飞翔着它却不知目的……”
歌声钢琴流水般的韵律中持续走高,也在渐渐揭示整首歌的主题。
主歌部分大量气声的使用,有着命运如浮萍般飘泊不定,尘埃飘散般的脆弱,歌词的意象也在唱腔中深入听众的心底。
让人感觉他在唱的是自己,也唱的是所有人。
《光亮》,又是一首周深的代表作。
作曲家钱雷同时也是《大鱼》的作者,他的作品还有《如愿》《孤勇者》,由此可以看出他在作曲上有多强。
《光亮》这首歌是纪录片《紫禁城》第六集的主题曲,以明末历史为切入点,崇祯帝哪怕励精图治却依旧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