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明哨,暗哨(1/3)
他听着专家们的议论,心中明镜似的。
蓝军那套被专家们称道的“完整情报确认流程”,什么无人机初步侦察、侦察车复核勘验、战斗小组人工抵近渗透、电子对抗部门信号监测分析……一套下来,听着就繁琐,耗时耗力。
可这套体系,偏偏就非常好用!
而这套体系的核心,正是谭建林那小子提出。
吴学军现在是把谭建林的这套理论奉为圭臬,每场演习都严格执行,效果,看今天红方的表现就知道了。
冯承心里嘀咕:“这帮老学究,纸上谈兵头头是道,真上了战场,怕是连北都找不着。”
他目光再次投向沙盘,心中对谭建林这员福将的期待又多了几分。
他目光再次投向沙盘,看着红方那义无反顾的箭头,心中对谭建林这员福将的期待又多了几分。
夜空中,八架墨绿色的米-171运输直升机,如同幽灵般低空掠过。
为了最大限度地规避红方可能的雷达搜索和地面哨卡的听觉侦测,机群并没有选择直线突进,而是从蓝军阵地侧翼,绕出了一个巨大的半弧形。
机舱内,谭建林一手紧握着突击步枪,另一只手摊开一张军事地图,借助微弱的红色战术灯光,仔细比对着。
红方炮兵阵地,S57区域?
谭建林嘴角微微上翘。
如果红方指挥员真有那么傻,把炮兵阵地固定在一个地方等着挨炸,那这场演习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他几乎可以肯定,在第一轮炮火急袭之后,红方的火炮单元绝对已经完成了转移。
S57区域,现在要么是个空壳,要么就是个陷阱。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一个编号为U74的区域。
这里距离S57区域直线距离不过数公里,地形略有起伏,植被也相对茂密。
更重要的是,这里既能对S57区域形成快速支援,万一判断失误,也能迅速弥补。
而且,选择在此处机降,还能避免直升机螺旋桨产生的巨大下洗气流,破坏S57区域可能存在的,红方炮兵转移时留下的车辙痕迹。
这些细微的痕迹,对于经验丰富的侦察兵来说,就是指路的明灯。
“各单位注意,目标区域U74,准备机降!” 谭建林通过喉震式麦克风,向各机下达了命令。
直升机开始降低高度,螺旋桨的噪音在刻意控制下,显得有些沉闷。
几条速降绳索被抛出舱外,稳稳地固定在地面。
“行动!”
谭建林第一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