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总结大会(3/4)
台下前排的两位营长。
“好了,我们继续复盘。”
“刚才我们听了谭建林同志的战术报告,也对他个人给予了肯定。”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这次演习就完美无缺了。”
“恰恰相反,暴露出的问题,还很多!”
吴学军的表情严肃起来:“演习的核心是什么?”
“不是为了分个胜负,更不是为了看谁打得热闹。”
“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为了让我们这块‘磨刀石’,更加锋利!”
他看向合成一营长徐英。
“徐英,你们合成一营,作为这次演习的主攻部队,先说说你们的问题。”
徐英中校站起身,神色沉稳,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
他没有丝毫的推诿,开门见山:“报告旅长,我们合成一营在这次演习中,主要暴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我们的坦克分队,在向敌前沿阵地发起冲击时,3公里至2公里距离上的首发命中率,低得可怜。”
他顿了顿,报出一个让人有些难堪的数字。
“只有七分之一。”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这个命中率,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要知道,这还是在没有强电磁干扰,目标相对清晰的情况下。
徐英继续说道:“这说明,我们的坦克乘员在远距离动对动射击的技能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日常训练,不能只满足于打固定靶,打近距离靶。”
“必须增加复杂条件下的实战化训练科目。”
“第二,当部队推进到距离敌方阵地约1000米时,我们的进攻队形,出现了明显的混乱。”
“各车组之间协同配合不默契,火力衔接不畅,甚至出现了互相遮挡射界的情况。”
“这直接导致了我们冲击速度的减缓,给了‘敌方’更多的反应时间。”
徐英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然对这一点很不满意。
“这个问题,反映出我们连排级指挥员在临战指挥、战场协同方面的能力不足。”
“也说明我们的合成营战术,在基层落实得还不够到位。”
“第三,指挥细节上的疏漏。”
“比如,在进攻发起前,我对预备队的配置位置考虑不够周全,导致预备队投入战斗时,机动路线过长,错失了最佳的进攻时机。”
“再比如,炮兵火力准备时,弹着点的选择,还可以更加精准,避免误伤己方冲击部队的可能。”
徐英一口气说完了三点不足,每一条都直指要害,毫不避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