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总结大会(1/4)
“张瑞同志的提议,很有想法。”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缓缓开口:
“我记得,不久前,还有同志在私下议论,说我们通过高考招录的军官,是‘学生兵’,是温室里的花朵,没经过基层摔打,吃不了苦,打不了硬仗。”
一些曾经有过类似想法的军官,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脸上有些发烫。
胡向和吴志的腰杆,却是不自觉地挺得更直了。
陈厉川继续说道:“但是,谭建林同志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学生兵也是合格的兵。”
“他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将武装五公里成绩从及格线边缘,一口气跑进了二十分钟以内。”
“用一场近乎实战的演习,向我们所有人证明——”
“理论与实践,他不仅能结合,而且都能吃透!”
“他不仅能写出让作训科都眼前一亮的战术报告,更能亲自扛起导弹,在关键时刻打出关键一击!”
陈厉川的声音再次响起:“谭建林同志的战术报告,我看过了,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对现代战争的理解,甚至超过了不少在座的老同志。”
“他的体能蜕变,大家有目共睹。”
“他在演习中的临场指挥,冷静果断,堪称惊艳。”
“可以说,谭建林同志,已经用他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旅所有的新任干部,树立了一个标杆!”
“新干部标杆!”
这四个字,像一颗重磅炸弹,再次在会议室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全程没有发言的谭建林眨了眨眼。
标杆?
我?
就在这时,一直埋头记录的作训科参谋江锐行,突然抬起头,朗声说道:“报告旅长、政委!”
“根据演习复盘和谭建林同志提交的战术报告,作训科经过研究讨论,一致认为,谭建林同志提出的‘反装甲小队渗透破袭游击战术’,具有极强的创新性和实战价值。”
“建议,将此战术,正式命名并纳入蓝军的‘十大创新战法’之一!”
“十大创新战法!”
这又是一个重磅消息。
蓝军旅作为全军的磨刀石,其战法创新一直走在全军前列。
能被纳入“十大创新战法”,意味着这项战术将会在整个蓝军推广,甚至有可能被上级机关借鉴。
江锐行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同时,经过作训科初步评定,建议将谭建林同志,列为旅部‘重点培养名单’。”
“并且,暂列首位。”
这下,会议室里是真的沸腾了。
如果说之前的“新干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