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怒目金刚,菩萨低眉(2/3)
萨心肠,无挂无碍,方显大慈悲、大智慧。”
“臣妾觉得,皇上是天子,护国护法护民正如此,有圣者慈悲亦有王者威严。皇上可还入眼?”
皇帝回神,微微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此扇不仅入眼更入心,你用心了。”
皇帝意犹未尽地端详扇面后,又翻过扇背,背面是正规的瓷青笺,上面写的是《金刚经》核心偈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没有落款名,只在最下脚处钤有一方朱红小印,“逸兰散人”是眉庄的别号,明显是特意新刻的小印。
皇帝拂过小印,又轻抚扇面,眼中是藏不住的赞赏与深思。
轻合扇面,心中默念偈颂。
‘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
这幅扇面比上次的《甘棠九章图》还要直击皇帝内心。
先帝确实是有作为的皇帝,但晚年贪图名声,对勋贵大臣过于慈悲,再加上朝政内斗,导致纲纪松弛,财政流失,国力渐衰。
皇帝接手的无疑是一个烂摊子,要想重振朝纲,必须行雷霆手段,方能拨乱反正。
他不是没有菩萨心肠,但要想他像先帝一,只靠慈悲治国,只怕他上面松一分,下面便要承受十分之乱。
必须先以铁腕治国,严明法纪,等国力恢复后再施以仁政,方能长治久安。
可惜满朝文武早已习惯先帝的宽纵,在皇帝登基后,就算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面对皇帝的雷霆手段也难免非议不断。
这些时日,皇帝的龙椅虽然渐渐坐稳,但皇帝的名声,在那些被抄家灭族的权贵口中,却变成冷酷无情的代名词。
皇帝就算知道这是必然之路,理智将这些非议如风过耳,心中念过百遍千遍“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心中却也难免心生无奈与苍凉。
皇帝闭目,用扇子轻敲手心三下,似要敲散心中郁结。
‘朕若学皇阿玛晚年,只怕国库连这次出兵青海的军费都难以筹齐。百年之后,如何面对皇阿玛,如何面对朕赢过的其他兄弟。’
再睁眼,万般思绪尽收,再次打开扇面,再次细细端详一番。
“没有金刚怒目,哪来的菩萨低眉!好好好!!”
皇帝连道三个好。
“好一个‘逸兰散人’,这幅比上次的《甘棠九章图》更合朕心。”
“可够付皇上的酬劳?”
眉庄没有借此和皇帝攀谈什么佛法,什么治国之道。这些皇帝有更好的解语花,自己还是见好就收。
“足够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