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我必须见你(9/11)
下三天,谈易必须拟定行之有效的“提分”方案。
徐丽丽走后,谈易坐在书桌前盘点现在的优劣势。她列出自己和方可斌有交集的课程:高一数学,高二文理数,高三文理数。
高一数学班,谈易心里的预期胜率是百分之七十。在资料复印室,她见过方可斌使用的讲义,是一本很不错的辅导资料,从前宋延章经常使用的就是这本教材。但相比在学校正常上课,辅导机构的暑期新课班注定了不可能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消化,教材里的知识点密集程度过高,有一些公式的变形,其实不太适合刚刚接触高一数学的学生学习。
或许方可斌确实教授了更多的解题技巧,但是能够记住并运用在实际解题中的学生不会超过一成。与其想心思让学生们学到更多,不如打牢基础,把解题习惯培养好,少丢分比多拿分更容易。
谈易思量着,在“高一数学”的字样旁边画了个对勾,批注:巩固基础公式,加强练习定义域考察和多解函数问题。
两个文科数学班,谈易这里的学生数量和质量都胜过方可斌的班级,她用笔画了两个五角星,这是她认定十拿九稳的赢面。
两个理科数学班,是方可斌的招牌,现在这两个班的学生总和远超过谈易的,更为不利的是,其中超过半数的学生都是方可斌从高一带上来的老生,更适应他的课堂,也经历了更长期的系统训练。
可她这里的学生……多的是薛婷婷和张超这样的孩子,成绩中等,因为基础不够扎实所以常常马虎丢分,心思也没放在学习上,打掩护玩手机一个比一个溜,被发现了也只是心大地嘻嘻笑过,题做不出来被留堂,最多不过哀号一阵抱怨运气差,压根不觉得丢脸。
不过嘛,心思活络的孩子,倒是都有些小聪明,要是能想办法刺激一下,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谈易托腮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想到能刺激学生的法子,最后,她默默在理数班旁边画下两个问号。
似乎,成败的关键,就在理数班的学生身上了。
谈易绞尽脑汁也想不到现在的孩子们究竟喜欢什么。显然,她面前有两条路可选,一是询问很有教学经验以及常和高中学生打交道的孙屹然,二是询问刚刚脱离高中生身份的岳龙雨。
谈易拿起手机,默默拨通了岳龙雨的电话。
她想,这是正当理由,不算自己无故找他。
岳龙雨陷入了一种异常亢奋的状态里。昨夜他蹑手蹑脚地离开谈易的屋子,回去之后没过两个小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