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卖歌(3/4)
疯了吧?!”她终于忍不住惊呼,“滚石那么多歌手,你几天内写得完?!”
乐峰却只是懒懒一笑:“周华健、任贤齐、辛晓琪、莫文蔚——就这四个人,够了。”
郭冬芸彻底哑然,盯着他,仿佛在看一个疯子——不,或许是个天才。
乐峰伸了个懒腰,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弧度:“这样如果顺利的话,你账户上很快就能多出200多万,足够前期运作了。“
郭冬芸怔怔地望着他,忽然轻笑出声:“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记者把你吹得神乎其神了——你简直就是台行走的印钞机。“连她自己都感到惊讶,这种在别人听来天方夜谭的话,此刻从她嘴里说出来竟如此自然。
当晚,乐峰特意找到李玲长谈。他描绘的未来蓝图让这个单纯的女孩眼中渐渐燃起希望的火光。正是这次推心置腹的谈话,让李玲最终下定决心留在香港,既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为了报答乐峰的知遇之恩。
接下来的日子,李玲在郭冬芸安排的专业团队指导下开始了魔鬼训练。而乐峰则把自己关在酒店房间,从随身携带的密码锁笔记本中取出了他的“宝藏“——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100多首原创歌词,许多还标注了完整的曲谱。
在筛选合作对象时,乐峰有着清晰的战略布局。张学友是他必须争取的,歌神在年末开始就全球巡演,在内地一些城市也开始搞演唱会,正是因为他,越来越多的港台明星开始在内地开办演唱会。而且歌神每年都会开很多场,傍上这位劳模,飓风娱乐就可以迅速在圈内立足。
华仔作为华语乐坛的顶流,重要性毋庸置疑,在这个时代的演唱会,毫无疑问的独一档的存在,他的演唱会票价,即便是后世的周杰伦,也无法与其相比。
乐峰买来厚厚一沓白纸,笔走龙蛇间写下了六首注定载入华语乐坛史册的金曲:
刘德华《今天》(1995)
张学友《一千个伤心的理由》(1995)
任贤齐《心太软》(1996)
辛晓琪《女人何苦为难女人》(1997)
周华健《朋友》(1997)
莫文蔚《他不爱我》(1997)
选择这些歌曲时,乐峰慎之又慎。比如原本想给辛晓琪的《味道》,因其发行时间太近而作罢。而《心太软》这个未来创下2000万张销量的神话级作品,更是被他视为杀手锏。
整整48小时,乐峰足不出户。当李玲深夜前来探望时,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