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曲鱼荻引(5/10)
且吹得这么好,心里有很多疑问,却不敢开口,唯恐惊扰了黄鹄楼上唯美的气氛。
苏子眼角润湿,赞叹道:“非痴情人不能奏痴情曲,今日方信情之一字非妄说。先师若知世上有公子,必含笑九泉。”她转身从桌上捧起一个细长的匣子,打开,从里面取出一支竹箫,拇指粗细,若翡翠雕琢而成,晶莹透亮,竹气如新。
苏子将竹箫捧在手里,眸中浮现追思之色:“此箫名为鱼荻,曾相伴先师三十年,先师不忍它与身俱没,希望赠与有缘人。公子既为先师知音,又有高才雅道,正是鱼荻的不二人选,万望勿辞。”
郑吉恭敬接过竹箫,入手略沉,以指轻叩,隐然有金石音,心知不是凡品,辞道:“令师高行大义,在下神往已久。此箫贵重,在下不敢觊觎。”
苏子道:“物是死的,因人而生,轻重只在人心。此箫得遇公子,便是它的造化。先师在天之灵若知鱼荻有了归宿,也会备感欣慰。公子不受,是忍心让它继续蒙尘吗?”
郑吉不再推辞,将鱼荻置于案几上,焚香三拜而受之。
苏子动容,知鱼荻终获良托,伤感之余又是欣慰。
郑吉凭栏远眺,衣袂飘飞。目光尽头正是苍茫的乌孙山,那里葬着细君公主,也葬着叶无羡。青冢犹在,人已杳逝。
箫声呜呜而起,如人长歌。
乌孙山下,
谁反弹琵琶?
谁笑如昙花?
不使青冢染白沙。
遥想当年,姑苏城外初相逢,年少春衫薄,风起花如雪。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人生易老天难老,宁负苍天不负卿。
一句轻许,万里天山行。
不恨心事逐水流,敢将此身葬胡沙……
苏子俏脸苍白,犹如泥塑。
素光更不堪,秀眸迷离如雨。
许久之后,苏子叹道:“苏子孤陋寡闻,不知公子刚才所奏为何曲,实在惭愧!”
郑吉收箫于匣,揖礼道:“一时所感,胡乱奏之,让姑娘见笑了。”
素光似乎还没有从刚才的悲伤中走出来,怔忡道:“郑吉,你怎么能吹出这样的曲子?不敢再听一遍,真怕心都会碎掉……”
苏子想了想说道:“没有名字,不如就叫鱼荻引吧,我把谱记下来,还请公子指正。”
“鱼荻引?这个名字不错。”素光踊跃附和。
又说了一会儿话,郑吉与素光告辞,苏子送他们离开。
楼外诸人不知刚才箫曲为郑吉所奏,看到他和素光下楼,以为他当面聆听玉人吹篴,莫不艳羡万分。他们见郑吉捧了个盒子出来,哪能猜不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