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老学长吐槽校长:鬼子不管,还搞攘外必先安内那套(2/3)
一种无烟火药。这种火药仅含硝化纤维一种成分,被称为“单基火药”。”
“无烟火药的特性与优势无烟火药不仅爆炸威力强大,而且燃烧后几乎不留残渣,仅产生微量烟雾,这些特性使其优于传统黑火药。”
“而实验证明,无烟火药的爆炸威力远大于黑火药,能够显著增加弹丸的射程,提高弹道平直性和射击精度。”
“同时,其燃烧后无残渣、烟雾少的特点,使得它成为枪炮的理想发射药。”
“眼下欧洲各国,已经用无烟火药取代了原有的黑火药……”
“成为了时代的主流,而现在我们大夏、我们虹军并没有无烟火药。”
“在未来战场上,如果能拥有无烟火药的话。”
“对虹军战斗力的提升,将是脱胎换骨的。”
在苏长青的记忆中,直到44年八路军才生产出无烟火药。
眼下,苏长青虽然无法立刻建立起大规模的兵工厂。
毕竟无论是原料,还是技术人才各方面,都是极度的匮乏。
但是,通过系统的帮助。
生产出无烟火药还是不难办到的。
毕竟当世的人杰也是巧妙地利用当地陶土缸替代了制酸所需的铅板,从而创新出“缸塔法”硫酸生产的新工艺,进而生产出了无烟火药。
听到苏长青这么一说,学长的眸光一亮。
只见他狠狠地拍了一下苏长青的肩膀,“你小子,你小子!”
“果然,果然,你小子的肚子里果然藏着不少的好东西。”
“无烟火药我也听过,军队中都认为这玩意儿很难搞出来。”
“你小子!”
“你小子真是个天才。”
今儿个,苏长青的这个老学长本来是来请教“三三制”的问题。
如今,苏长青鼓捣出来的无烟火药将老学长给吓了一大跳。
“学长,我知道你这次是为了什么来的。”
“呐!”
“三三制的战斗手册,我这段时间精细的整理过了,目前我们的军队火力弱,只有三三制才能将基层部队的战斗力发挥到极限。”
“除了三三制之外,我最近琢磨出了一本《汉字拼音的标注》,传统的识字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战士们平时要负责生产,又要应对敌人的进攻,根本抽不出太多的时间去学习,去识字。”
“你看这个陈字,按照这些拼音来读——chen。”
“这样能够让同志们,迅速接受、迅速掌握汉字,嘿,二十四团的那个李云龙。”
“之前不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