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楚王的“传达室”(1/3)
程处亮很有舔狗的气质。
他根本没把楚王的警告放在心上,整日里帮着武顺在岳州城和楚王别院之间来回跑。
招人经营店铺、重新装修宅子,还很理直气壮的找楚王给武顺的店铺供货,厚着脸皮从李洵手里磨来了十几户佃农,从林双元和何不求手里要来了红薯、南瓜和别院种地用的曲辕犁、风力水车。
他一人就承包了武家在岳州大半产业的经营安排,每天在别院和岳州城之间来回跑,风雨无阻,他带来的那匹马都给累瘦了,依旧乐此不疲。
表现之积极,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出来他对武顺有意思。
李宽见他只是想做舔狗,不乱折腾,也就没把他吊起来打。
武顺跟妹妹不一样,觉得这个身上带着些匪气的小少年挺靠谱,没事就约他吃吃饭、散散步,二人相处的挺不错。
当然,如果没有武照这个不解人意的小丫头捣乱,他们相处起来可能会更好。
李宽虽然在继续自己的宅男人设,不出门。
但是他和李洵一直在安排开府建衙的事宜。
他之前让裴良佐等人给王府介绍低级属官的事情陆续有了回应。
张大有推荐了自己在江阴做河道巡检官的堂弟张大奕。
这是个少有的河道水文水利方面的专业人才,隶属于工部,挂着个巡检的名头,但却因为不会钻营,工部供职快十年了,没混到品级不说,连工部衙门口朝哪里开都不知道。
三十来岁,张公瑾没了以后,升迁更无希望了。
这倒不只是张大奕本身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的官场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
隋朝和大唐其实很重视技术人才,不过相较于注重技术发展,朝廷更需要的是可以维持王朝统治和稳定的管理人才。
工部、军器监、将作监、都水监、司农寺、国子监、太史监以及各地的工程营造衙门都养着不少技术人员。
但提供给这些人员的正式编制却不多,可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多人混一辈子都是不入流的吏员,更多的连吏员都没得做,只能当工头领班。
楚王府的低级属官虽然和朝廷任命的官职不是一个系统,但好歹是正式的官身,对这些搞技术的人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尤其是他们知道了楚王殿下特别喜欢百家杂学、机巧之术后,更是没有理由拒绝送上门的好事。
郑宝麟推荐了自己的族侄郑和棠。
小郑是荥阳郑氏子弟中的异类,对儒家那套没什么兴趣,进入国子监不想当官,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