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李宽:嘿!李老二,没想到吧,我预判了你的预判!(1/3)
安抚住皇后,李世民转头就去了东宫。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长孙无忌在皇后这里吃瘪,肯定不会踏实回家,大概率还得到东宫吓唬一下太子。
而且就算他不去找太子,太子也会去找他。
大唐朝堂,除了军事机密,没有其他秘密。
大小朝会上前脚发生了什么事,后脚全长安的人就都知道了。
在李世民想来,太子应该一早就收到了消息,这会儿肯定到处找人就安慰呢!
不过他这次失算了。
太子伴读魏书玉说,长孙无忌的确来过东宫,但太子并没有见他,而是跟着褚遂良上完课,就在明德殿开始办公了。
昨日太忙,他把三省送来的不少奏疏转到了东宫,让太子处理。
没让宫人通传,李世民径直到了明德殿,想看看太子究竟在做什么。
看到太子埋首案牍时,他很是奇怪,出声道,“高明,这些奏疏还没有处理完吗?”
李承乾让他这一声吓得一激灵。
心说阿耶怎么总爱搞突然袭击?
这是看不得我片刻清闲吗?
虽然心里不太高兴,但他还是立刻起身行礼道,“阿耶,您来了外面的人怎么也不说一声,这些人越来越没规矩了。”
“是我不让他们告知你的,我此来有些事与你说。”
李世民大马金刀的坐到了李承乾的位置上,随手翻看其他正在审阅的奏疏,“你今年批的奏疏不少,有什么心得没有?”
李承乾道,“有,也没有。”
李世民来了兴趣,问道,“此话怎讲?”
“阿耶,我今年看了七百多封奏疏,发现一大半都是言之无物的劝谏,要么就是毫无意义的妄言,真正涉及政事和民事的只有一小半。”
李承乾整日里看着这些东西,早就烦的不行,平时不敢说出来,正好借阿耶问起,便开始吐槽了:
“阿耶,这些奏疏又臭又长,那一小半说正事的奏疏写得那叫一个拖沓。
有事不说事,先来几百个字的圣人言、先贤曰,弄好多佶屈聱牙的生僻词语,死命往里面塞典故,后面的正事还得从字里行间去找。”
“他们就不能直接把要禀报的事情写明白吗?写奏疏公文又不是科举写文章,说不清事情,文采再好有什么用?”
“更可气的是有些官员明明肚子里没几滴墨水,却要装着有文采,东拼西凑些语句,看得人气不顺。
还有甚者,自己胡编乱造些语句,硬说是某位先贤说的,托古也不是这么个托法吧?
这些人写得奏疏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