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你朱重八可真是够大方的!(2/4)
老东西啊,精明的时候是真精明,可是蠢的时候也是真蠢。
拿着原本科举流程下的座师、山长、同窗那一套关系,去往社学、县学、府学、大学体系上面生搬硬套,套出来的结果就是不伦不类。
朱皇帝直接伸手敲了敲桌子,说道:“善长先生,青田先生,你俩是不是忘了,登州大学以后会拆分,大明十几个布政使司都会有一所甚至两所、三所大学。”
“而且这些大学不仅仅只是在本布政使司以内招收生员,同时还会向其他布政使司招收生员。”
“不同的学科,筛选生员的标准也有所不同,生员们毕业之后的去向同样也有所不同。”
朱皇帝的话并没有说得太明白,但是李善长和刘伯温却直接秒懂。
以后不必担心宁阳系的官老爷们会抱团,因为十几所大学甚至几十所大学,天然的就是十几个乃至于几十个山头。
乡党,同窗,这两种关系会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新派系。
至于国子监?
朱皇帝既然没有提起国子监这三个字,那就说明这些大学要么是以国子监为底子,要么就是直接兼并了国子监。
略微给李善长和刘伯温提了个醒,朱皇帝又继续说道:“七千万两的白银,不可能全放到社学和县学上面。咱倒是有一个想法,你俩替咱参考参考?”
朱皇帝再次屈起手指,慢慢敲了敲桌子,说道:“就像善长先生刚刚说的那样儿,这七千万两白银,可以说是登州舰队给咱大明挣回来的。”
“所以,船厂肯定是要增建几处的,善长先生回头跟工部和户部都商量商量,看看怎么把这个事儿给弄起来。”
“还有就是社学和县学,这两个同样也得花钱。”
“但是不能直接按照州县去平分。”
“毕竟每个州县所辖村社有多有少,每个村社的百姓数量也是有多有少。”
“咱们就按照五十户为一社来算,一个社里建一所社学,回头让各个县把要建的社学数量报上来,工部和礼部还有御史台衙门派人去核查一遍,然后国库拨钱。”
“县学和府学的话,先按照每县两所县学,每府一所府学的标准来办。”
“再然后就是社学和县学生员们的衣食、书本、笔墨,剩下的那些钱,应该足以覆盖,而且还略有盈余。”
几乎是一瞬间,李善长就算出了几个数字。
整个大明现在有七千多万的丁口,换算下来大概就是一千五百多万户到两千万户之间。
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