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先辈精神(1/3)
陶声龄说的看房就是字面意思。
看中了,买下来。
她托人寻摸了好几套房,小平房和四合院都有,带文苒苒过来,就是想在他们走之前把事情给定了。
陆时晴结婚的时候,家里出了一半钱给小两口置办房子,女儿女婿有的,对儿子儿媳当然也不能厚此薄彼。
这些年她跟老陆手上也攒了些钱,花在孩子们身上不心疼。
文苒苒自己对房子没有太多执念,有住的地方就行。
不过考虑到几个孩子会越来越大,以后回来确实需要一个更大一点的地方。
再就是京市以后可以说寸土寸金,手上有资金的话,买房子等升值确实是个不错的投资方式。
没办法,养崽费钱呐。
婆媳俩很快就按着远近顺序看了几套房,不过看来看去,文苒苒都觉得不太满意。
不是地段差点意思,就是房子买了以后还需要大改,有点麻烦。
陶声龄领着文苒苒往最后一套房的方向去,路上和文苒苒聊了几句。
最后一套房位于东大街,是一套二进四合院,备选的几套房子里,陶声龄最满意的就是这一套。
很快,文苒苒就知道婆婆满意的点在哪了。
街门进去,就是一整块影壁,上面的图案被刮花了,但依稀可见当初雕刻的精美。
过抄手游廊旁的垂花门,宽阔的院落中种植着两棵亭亭青树,两侧厢房规整明亮,正屋里雕花木窗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虽然有一些生活不当的破坏痕迹,但丝毫掩盖不了房子的幽静疏阔。
房主姓单,看上去五六十岁,看上去就是那种非常典型的清瘦读书人形象,满头白发里寥寥的黑色,脊背微弯,一只脚还有点跛。
“进来坐着聊吧。”单豫青招呼两人进屋,用青瓷盖碗泡了茶。
文苒苒连忙点头道谢。
单豫青坐回去,陶声龄看着他,语气感慨。
“一晃咱们都多少年没见过面了,岁月不饶人呐。”
“好不容易回来了,正是享福的时候,怎么突然要把房子出手呢?”
文苒苒不由得偏头看了婆婆一眼,语气听起来十分熟稔,原来两人认识?
单豫青摆了摆手。
“我这一辈子,一半时候在京市,一半时候在农村,早已经分不清哪里才是血肉生长的地方了。现在都这把年纪,在哪不是过,回到京市,反倒觉得陌生,不如走了清净。”
陶声龄沉默下来,单豫青倒是释然,笑着说道。
“下放的是我,你怎么看起来比我这个当事人还要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