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 章 托关系(2/3)
说道:“这个好说,难办的是束脩,八两金啊。”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更别提是八两金了。
这个好办。梁予兮没想到,瞬间两个难题便都解决了。
她挽住梁母的手,眉眼弯弯的说道:“娘,您尽管帮我解决入学之事,束脩的事情交给我。”
“你?那可是八两金啊!你哥哥的束脩,娘攒了差不多十年才凑齐,你又能想到什么办法呢?”梁母忧心忡忡的说道。
十年?那就是说,父亲去世初时,娘便想到了这么久远的事了。
父母之为子女计者,其用心之深、虑事之周,实非旁人所能想象。
梁予兮依偎在她娘身边,软软的说道:“娘,尼山书院的山长素有贤明,我若是找他打个欠条,他未必不会同意。等哥哥日后做官了,那钱让哥哥还去。”
闻言,梁母笑得开怀:“说得对,等三年后你哥哥学有所成当官了,这金子啊,让你哥哥还去。”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女儿。”即便那时候她没有现代的记忆,也没有放弃过学习,现代人对知识的渴望,那是刻在dna里的。
从梁母的房里出来之后,梁予兮便用针线将那几张纸缝到了她平日常看的诗集里,这个一定要带去书院的,放在枕边时常复习。
看来,计划赶不上变化,为了那八两金的束脩,对马文才与王蓝田,要从长计议了。
王蓝田啊王蓝田,算你走了狗屎运了,小命儿暂且苟住了。
........................
梁母既然决定了让女儿去尼山书院念书,那便开始行动了。
她叫上翠姨,让她捉了两只鸡,又带了一大布袋的蔬菜,便出发了。
两人到镇上雇了一辆驴车。
驴车慢悠悠的行了半日,终于于午后时分赶到了尼山书院。
此时,山长夫人正在库房,最后一次清点学子服。
明日学子们便要来书院报到入学了,每人两套春日学子服先要发下去。
至于冬日的学子服,秋日里再发。
“夫人,书院外有位妇人求见,说是夫人的故人,梁王氏。”
梁王氏,梁王氏,山长夫人细细地想了想,嫁给梁姓男子的姓王的妇人,她的故人,故人......
呀,想起来了!
山长夫人双眼放光,激动的说道:“快,请她去我院中一叙!”
“是,夫人。”下人领命而去。
梁母被人领着,一路从山门处来到了山长夫人的院子里。
这里,她从前时常来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