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百会涌泉(2/4)
药粉突然同时腾起。青色如青龙扶摇直上,白色似白虎踏云而行,黄色若黄龙沉潜于渊,最终在 “鱼眼” 处汇聚成一缕金色烟雾。那烟雾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沿着北斗七星的轨迹旋转,烟雾中隐约可见陈皮与普洱的分子结构,正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不断重组 —— 木(艾草)生火(烟雾温热)、火生土(金色沉淀)、土生金(柑香清冽)、金生水(茶气润泽)、水生木(茶叶复苏)。
“这是‘五行茶息’!” 张思贞取出九炼纹银针,针尖刚触及金色烟雾,银针尾部的珍珠母便映出五脏六腑的光影,“柑普茶合橘皮之金、普洱之水,本就暗合‘金水相生’,如今加入三色药粉,竟在茶香中演完了五行大循环。你看这烟雾的旋转频率,恰好对应人体十二经络的子午流注!”
苏瑶只觉鼻尖萦绕的茶香突然变得立体可感:青气入肝,让她想起摩星岭的竹林;白气入肺,仿佛置身于霜降清晨的露水中;黄气入脾,丹田处涌起温暖的潮汐。更奇妙的是,金色烟雾接触到屋顶的那一刻,竟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点,沿着房梁的木质纹理游走 —— 那路径竟与岭南建筑中 “藏风聚气” 的设计暗合,宛如给整座诊室织就了一张无形的经络网。
老茶农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忽然想起祖父留下的制茶口诀:“春采芽头夏摘叶,秋藏柑普冬养气”。他颤抖着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茶经别录》,翻开某页空白处,竟浮现出与眼前如出一辙的太极茶图,旁边用朱砂小字写着:“茶者,天地之精也,其形应太极,其气合五行,善饮者可通经络,善制者能调阴阳。”
张思贞用银针蘸取少许金色烟雾,点在老茶农的足三里穴。老人立刻感觉一股暖流从脚底升起,沿着胃经直达胃脘,多年的老胃病竟在茶香与针气的双重作用下隐隐作暖。苏瑶则取出显微镜,将沾有药粉的茶叶制成玻片 —— 在目镜中,茶叶细胞的叶绿体正在按照太极轨迹旋转,细胞壁上的纹孔竟形成了 “井、荥、输、经、合” 五输穴的分布模型。
“立冬宜补肝肾,” 张思贞望着窗外即将飘落的最后一片簕杜鹃花瓣,将剩余的金色烟雾收入琉璃瓶,“这柑普茶的五行之气,正好与‘七星针法’相辅相成。明日立冬,我们就用这茶气做药引,教你如何‘以茶调气,以针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