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文秀郡请降(2/3)
拉拉的小村落。
各种产业落后,耕地收入,勉强足够这里的百姓果腹。
很多人也一辈子不可能离开所在的县城乡野,因为其他地方离得实在太远。
这种发展程度,完全落后于其他主流诸侯国至少百年以上。
唯有凉国国都青帝城附近,城邑人丁才相对稠密一些。
此时西凉下了一场小雨,因为天气寒冷,冻土千里,抵达博州的岳飞大军没有遭遇任何敌人,但却受限于当地糟糕的地理和道路,差点因为后续粮草供给没有到位造成非战斗减员。
也多亏了萧何拼死督促民夫冒着天寒地冻,才终于顺利输送粮草。
不过这些事情,也让严洛明白,想要将凉国完全拿下,恐怕所耗费的时间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
不过失之东隅,得之桑榆,凉国受限于天气、地理,暂时无法短时间内灭国。
但齐国这边,原先因为杭宣毒计,让齐国百姓对于亲人产生的仇恨心理,随着这段时间袁可立的努力,已经缓解大半。
甚至在袁可立一遍遍在重要节日,亲自修葺齐国百姓祖坟、大肆祭奠下,归附的齐国城邑之中,百姓对于这位秦国官员更是颇有好感。
也只有龙誉城内,少部分被洗脑彻底的壮丁士卒,对杭宣的毒计深信不疑。
其余百姓,至少也是半信半疑。
毕竟只要回过味来,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就能想到——以秦国的实力,堂堂正正便可攻取天下任意诸侯的雄关坚城,而且从来都是于民秋毫无犯。
如此纪律严明的军队,又怎么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掘墓挖坟,侮辱他国先人尸骸的蠢事?
甚至于雷县之中,已经有学子愿意参与秦国县试,又或者参与秦国招募县兵、衙役、税丁、狱卒等吏员的考试。
也正因为袁可立这种怀柔手段,加上郭子仪等人不断加强雷县等地的防御、大规模训练青壮,让齐国前沿郡县,反应不一。
而随着凉国黑水关被攻破的消息逐渐传到齐国,其国内便有卿族、封臣,开始主动派人送上降书。
这些人希望能够保留封邑、土地和财产,便愿意举城降伏秦国。
对于这种投降派,严洛自然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