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祭祖宗(1/3)
冬月里时,村里人家就开始腌起咸货,买些肉菜回来备着。
老刘家今年买了三十多斤的猪五花,花了整整五百五十文!
老刘头自然是肉疼的,不过,肉疼归肉疼,看着大木盆里用盐码着的几条大肉,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除了腊肉,腊肠也是少不了的。
胡氏一个人麻利的把五斤多的猪肉剁成了肉馅儿,加入辣椒、盐巴,葱、姜、蒜,以及大半斤的糯米和一小杯的黄酒,然后将这些肉馅不停的搅拌,直至所有的调料都充分的融合在一块儿。
接着,她又找出一个削成斜口的竹竿子,把竹竿的一头塞到猪大肠里。用绳子把口系紧,再开始往大肠里面灌那些肉馅儿。
灌完了将近十斤的腊肠,胡氏用棉线绳在肠子中间分成一小截一小截的。
再用树枝子轻轻戳几个小窟窿,先放些盐巴腌一个晚上,就能拴起来挂在院子里晾晒了。
大约半个月以后,再把这晒出风味的腊肠放锅里煮了,用刀子切成片,就着大米饭吃着,别提多香了!
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年这天,陈氏带着家里的几个儿媳把屋子里里外外都清扫了一遍。
胡氏把一个簇新的鸡毛掸子抡得上下翻飞。
屋顶的蜘蛛网,拐角的黑灰全被她掸了个干净。
粮仓里的稻圈被拆下来重新整理,粮食被往里堆拢,圈的紧紧的,露出顶部尖尖的稻谷堆。
稻子里存放的还有今年新收的红薯,放在里面既能防潮,还能避免红薯被冻坏了。
陈氏让老大刘长福到镇上买了香烛和纸钱回来,香烛是为了设岸祭灶神。纸钱周则是家里男人带着祭祖用的。
拜过了灶神爷,老刘家就要开始祭祖了。
这时候就不用女人们在场了,老刘头领着四个儿子和五个孙子往里正刘长年家去。
到那里集合后,他们还要往祠堂去。
最小的五毛被老三刘长安抱着在怀里,大眼睛好奇的四下打量着。
似乎在看周围的人都在干什么。
大毛竖起手指,朝着五弟比出个“嘘”的手势。
可惜,小家伙根本不懂他大哥的意思,咧着嘴就开始嚎了起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