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卖鱼(2/3)
再加上儿子的这几句话,猜到公爹大概是又没抓着鱼,所以才会黑着张脸。
她连忙笑着岔开话题:“三弟妹今天炒了茭白,还蒸了窝头。大家赶紧洗了手,过去吃饭吧!”
大毛听说有窝头,欢呼一声“哦,吃窝头喽”!就急匆匆的跑后院去了。
剩下的几个大人,也都有两天没见着干粮了。
大家暗自咽了咽口水,脚步匆匆的也都跟了上去。
马氏则把他们带回来的鱼端到了水井旁,将鱼装进一个旧木桶里,沉在井里用冰水湃着。
见旁边还有一条花莲居然是活着的,就又去找了个木盆,舀了些水放到里面。
那鱼本来正费劲的张着鳃,一遇着水,立马就精神了起来。
摇摆着尾巴,侧了身子,只露出了个黝黑的脊梁。并且把身子下沉到了木盆最下面。
吃饭的时候,老刘头给几个儿子下达任务:“老大、老二明天一早就起来去县里,把五条大鱼带着,看看酒楼要不要。要是酒楼不收,就往菜市口那边去,那边人多,就是价格不高,不过,能卖一点是一点儿。”
刘长福喝了口玉米糊糊:“哎!”
刘长寿也忙咽下嘴里的窝头说:“三弟今天抓的那条鱼被敲昏了,还没死!我看这价格得翻上一倍!”
村里人一般抓的鱼都是死的,只有专门打鱼为生的人家,家里有捉鱼的网,才能捞着活鱼。
死鱼的价格自然是比较低的,一般的酒楼倒是不嫌弃。他们调料放的足,只要不是放变了味的,一般顾客都吃不出来。
可菜市口的大爷大妈就不一样了,他们全都是精挑细选的买菜。
像这样的死鱼,一般只能给到三四文一斤,遇到卖家多的时候,甚至能卖到一文一斤!
刘长安今天抓的那条鱼只是掉了几片鱼鳞,短暂的昏了一段时间。就又活了过来。
所以是不愁卖的,而另外几条就不行了。
老刘头咂吧了一下嘴,有些惋惜的说:“要是那几条鱼都是活的,咱们可就能赚上一大笔钱喽!”
都是活的,自然不可能。
往年他们家可是一条活的都没抓着过,今天算是走运的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