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正途(8/16)
互相询问学习进度的方式,也体现出他们之间的一种良性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并不是那种充满火药味的你争我夺,而是一种互相激励、互相促进的力量。他们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以更好地在知识的道路上前行。
文章讲述姬黎明和陈浩民来到陈浩民宿舍后,陈浩民倒水,然后两人互相询问学习课程的进度,体现出他们对学习的热情、积极态度以及彼此间的良性竞争关系。
《宿舍中的学习收获分享:姬黎明与陈浩民的交流》
在陈浩民宿舍那安静又略显温馨的氛围里,两人关于学习的话题还在继续。陈浩民听了姬黎明的学习进度后,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期待,他接着问道:“你肯定有收获呀,我的收获就是物理学。估计你可能收获更多。”陈浩民的话语中带着一种谦逊,他深知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独特的感悟和收获,而他也对姬黎明的学习成果充满了好奇。
姬黎明轻轻放下手中的水杯,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说道:“我收获主要是语文,你只学了第一课,我估计语文课都是精品。第一课《白杨礼赞》,真是好文章啊!”姬黎明的声音里充满了对这篇文章的喜爱与赞赏。
姬黎明提到的《白杨礼赞》,那确实是一篇充满力量与美感的佳作。文中对白杨的描写,不仅仅是对一种植物的赞美,更是对一种精神的歌颂。茅盾先生用他那细腻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触,将白杨那种挺拔、坚韧、不屈不挠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就像在描绘一群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英雄,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向着天空生长,向着光明前行。
姬黎明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仿佛被带入了那个充满激情与奋斗的年代。他看到了白杨在西北高原上傲然挺立的身姿,感受到了作者对北方农民以及民族精神的高度赞美。这种收获,不仅仅是对文学之美的领略,更是对一种伟大精神的传承与感悟。
而陈浩民虽然只学了一节大学语文课,但从姬黎明的话语中,他也能感受到《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的魅力。他不禁想象着自己如果深入学习语文课程,将会有怎样更多的收获。这就像站在一扇知识宝库的大门前,虽然只微微推开了一条缝,却已经能看到里面闪烁的璀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